肥胖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1-10
/ 3

肥胖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刘书红

广东省广州市510000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满足。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肥胖人士的数量也在快速增加,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社会性的问题。肥胖在人们的印象中再也不是富态的形象,而逐渐和油腻、病态等负面词汇产生了联系。所以说,肥胖已经不再单纯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对心理健康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肥胖人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密切关注,深入研究了肥胖给人们造成了哪些心理负担,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对肥胖人士的心理健康做出一定贡献。

关键词:肥胖者;心理;健康状况

引言:

肥胖是一种由于体内脂肪过度堆积而导致的代谢性疾病,其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柳叶刀》杂志2022年研究报告,成年人中肥胖人群超过8.9亿。《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过量摄入高糖、高脂食物、缺乏运动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肥胖是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

在物质空前丰富的当今时代,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和饮食习惯的不均衡,肥胖问题已经在逐渐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严重问题。从对肥胖人士的接触和了解中可以看到,肥胖影响的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他们在社会生活中也会受到一定的歧视,同时由此也会产生一定的不便。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肥胖人士的心理健康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自卑感、抑郁情绪、焦虑障碍等心理问题给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十分沉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个人幸福感。当前,我国的肥胖问题虽然不如欧美国家严重,但是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一社会问题,一方面是加强对肥胖人士的关爱。另一方面是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更多的人肥胖化。

一、肥胖者自身面临的主要心理压力

(一)对自身外在形象的担忧

当今时代是一个以瘦为美的时代,很多人从小就受到周围环境的耳濡目染,认为瘦的才是美的,在他们的思想认识中即便不能做到瘦也应该做到身体苗条,肥胖是让人无法接受的,这就使得很多肥胖者过于担心自己的外在形象,从而给他们的心理造成的巨大的压力,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一方面,肥胖本身就不符合他们自身的审美,每当他们看到自己肥胖、臃肿的身材时,难免会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认为自己不够苗条、不够美丽,甚至能够延伸到自己的能力不行从而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更有甚者,一些肥胖者不愿意照镜子,不愿意面对真实的自己。另一方面,也是更加重要的一个方面,肥胖者认为由于自己的肥胖会使其他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自己,这就使得他们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从而产生自我贬低和不自信的情绪。这种对自身形象的不满,可能会导致他们在公共场合感到局促不安,害怕他人的注视和评价。

(二)对自身身体健康状况的担忧

过度肥胖能够导致各种疾病,从而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这在很多肥胖者的心中也一样清楚,因此他们就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产生了严重的焦虑,十分害怕由于肥胖问题引发的各种疾病。一方面,肥胖确实和很多的慢性病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比如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都和肥胖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肥胖人士清楚地知道肥胖会增加这些疾病的发病风险,时刻担心自己会患上这些严重的疾病,从而影响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这种担心是随时随刻的,在负面情绪的长期积累之下能够严重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没有出现明显健康问题的肥胖人士也会因为身体的沉重负担而感到容易疲劳、行动不便,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的质量和工作效率。同时,他们的心中也会对一些肥胖引发的疾病存在着隐隐的担忧,虽然暂时还没有出现发病的现象,但是长期的肥胖使得他们随时可能引发各种疾病。这种身体机能上的变化会让他们对未来的健康状况产生忧虑,再加上他们对各种肥胖疾病的担忧会给他们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三)对外界看法的担忧

人类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外界的看法能够对一个人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当全社会对肥胖这种现象达成一个普遍性的共识以后,就使得肥胖成为一种原罪,使得外界社会对肥胖者存在一定的偏见,这会对肥胖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一方面,全社会这种对肥胖普遍性的看法本身就对肥胖者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即便是别人没有歧视肥胖者也会有相当一部分肥胖者认为别人会歧视自己,甚至因此导致严重的自卑心理。另一方面,外界社会也确实对肥胖者存在一定的偏见甚至是歧视。比如,很多人认为肥胖的懒惰、缺乏自律、没有毅力等等,这种认识上的偏激就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地表现出对肥胖者的偏见和误解,不愿意和肥胖人士交往等现象。这些人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地言行很可能会刺痛肥胖者的敏感神经,使得他们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或者抱负心理,最终会造成他们的心理扭曲。

二、外界社会给肥胖者造成的心理压力

(一)社会舆论对肥胖人士的异样看法

当今社会对肥胖人士不够包容,很多人对肥胖人士存在着异样的看法,这虽然令人遗憾但是确实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一方面,肥胖人士在生活中可能确实存在很多不便,比如他们在公共场合需要占据更大的空间,他们总是大汗淋漓,有的时候他们行动缓慢等等,这些现象可能确实会对他们周围的人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可能会使得别人对他们产生一些异样的看法。另一方面,也确实存在一定的人群对肥胖人士存在一定的误解。造成肥胖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可能会涉及遗传因素、内分泌失调、心理压力、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各种因素。但是,社会舆论在对肥胖人士的评价过程中往往会忽略遗产、疾病等客观因素,更多人往往更加愿意相信这些肥胖的人不够自律,更加愿意相信是由于懒惰,不爱运动等原因造成的肥胖。这种刻板偏见使得很多人不能正确看待肥胖人群,他们总是戴着有色眼镜对这些人敬而远之。这些现象都会导致肥胖者产生自我否定、自卑、焦虑等负面心理情绪,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二)就业市场对肥胖人士的歧视

就业市场对肥胖人士的歧视是一种严重的社会不公,这不仅剥夺了肥胖者的就业机会,降低了他们的生活品质,甚至会造成他们的生活困难,同时还会造成肥胖人士的自卑心理,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比如,在很多企业的招聘过程中经常会对求职者的身高和体重做出比较明确的要求,而肥胖人士往往会被排除在他们的招聘范围之外。对于肥胖人士来说,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使得他们原本就有些工作是不能做的,比如体育运动项目、飞行员等等工作是肥胖人士不能完成的;可是在他们可选择范围之内的工作还存在着对他们歧视现象,这就严重剥夺了肥胖人士的工作机会,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存能力和心理健康。同时,很多企业对于在职员工也会提出一定的体重要求,要求员工在就职期间要注意控制自己的体重,这无疑也是对肥胖人士的一种偏见和歧视。这种不公正的待遇给肥胖者造成了极大的心理伤害,不但会导致他们自我认同感降低,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怀疑,产生自卑情结;同时会增加了他们的焦虑感,担心自己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对未来感到迷茫和不安。

(三)在情感婚恋问题中受到的歧视

婚恋市场对肥胖人士的歧视是最严重的,很多人都不愿意和肥胖人士结成伴侣,这也是导致肥胖人士心理焦虑的重要原因,他们也渴望美好的婚姻生活,可是由于肥胖原因使得他们的婚姻道路比一般人要艰辛很多。一方面,在以瘦为美的舆论导向下,很多人更加愿意和身体苗条,至少是身材匀称的人结为伴侣。更多人认为肥胖人士的外在没有形象、没有气质,不符合自己心中伴侣的形象;内在懒惰、没有自制力、没有责任,未来的生活没有保障,这就使得肥胖人士在寻找爱情和建立亲密关系时面临更多困难和挫折。另一方面,肥胖人士在社会舆论、就业等问题上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劣势,人们在选择伴侣的时候不得不为未来生活进行考虑,考虑到肥胖人士在未来生活中的种种不便势必会严重影响自己未来的生活质量,这也使得很多人在婚恋过程中将肥胖人士排除在外。然而,肥胖人士也希望有美满的婚姻生活,在求而不得的状态下会严重打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给他们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

三、促进肥胖者心理健康的有效策略

(一)肥胖人士应该加强自我调节

自我调节是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所以肥胖者应该加强自我调节,促进自身的身心健康。一方面,他们应该加强对自身身体状态的调节,通过控制饮食、加强锻炼等方式减掉多余的赘肉,在改善自身身体形态的同时也能够有效促进自己的身体健康。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加合理的训练目标,以免因无法达成而产生挫败感。另一方面,肥胖人士应该积极调节自己的心态,首先应该学会正视自己的身体肥胖问题,不能因为肥胖而进行过分的自我否定,应该明白身材并不是衡量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其次是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应用到自我价值的实现方面。比如,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到学习和自我提升上面,而成年人则应该将时间和精力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上面,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不但能够获得自我心理的满足,同时也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总之,肥胖人士应该加强自我调节,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促进自己的心理健康。

(二)全社会应该提升对肥胖人士的包容

当今的社会对肥胖人士稍显苛刻,这给肥胖人士带来了一定的不公,造成了他们巨大的心理压力。为了促进肥胖人士的心理健康,全社会应该提升对肥胖人士的包容,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环境。比如,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包容教育,从小就培养孩子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孩子们减少对肥胖人士的歧视。在工作中,雇主应该更加注重求职者的工作能力和个人素养,而减少对求职者身材的关注程度,为肥胖人士提供同样的工作和晋升机会,从而有效改善肥胖人士的就业环境和工作环境,避免因肥胖而产生职业歧视。在医疗领域,医护人员应给予肥胖人士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而非指责或批评。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和治疗方案,帮助他们改善健康状况等等。

(三)加强对肥胖人士的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是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所以加强对肥胖人士的心理辅导,尤其是加强对存在心理问题的肥胖人士的心理辅导,是促进肥胖人士心理健康的有效策略。一方面,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应该加设关于肥胖人士心理疏导的专门课程,不但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还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心理疏导的能力,尤其应该针对肥胖学生加强自我心理疏导教育,提升他们的自我心理疏导能力,同时也加强对肥胖学生的关心。另一方面,在社会生活中,应该促进心理健康咨询事业的发展,尤其应该开设专门的肥胖人士心理咨询服务,帮助肥胖人士正确认识自我,提升他们适应环境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结束语:

肥胖问题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肥胖问题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促进肥胖人士的心理健康,应该加强对肥胖人士的关心和关爱,引导肥胖人士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加强全社会对肥胖人士的关爱,加强对肥胖人士的心理辅导,有效促进肥胖人士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李宛洋. 代谢性炎症视角下多组学整合分析体重循环肥胖者的防治策略及机制研究[D].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4. DOI:10.27648/d.cnki.gzxhu.2024.000037.

[2]刘泽楠. 肥胖与抑郁: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中介调节作用[D]. 中南大学, 2023. DOI:10.27661/d.cnki.gzhnu.2023.003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