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实现生活化的教学途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1-10
/ 2

初中生物实现生活化的教学途径探析

周剑

石家庄市裕华区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050021

摘要:生物学是一门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如何将生物学的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既是现代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理念,强调将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相融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本文从初中生物教学的需求出发,探讨了实现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及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探析

引言: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活化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通过将生物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并且学会将科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并在生活中切实体验科学的力量,从而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情,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一、初中生物实现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1.教育教学形式发展的需要

在当今素质教学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方式应顺应时代发展,积极在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上作出改革,以此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传统的生物教学多局限于课本内容与课堂教学,缺乏与学生生活的连接。而将生物学知识融入日常生活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并培养出自我驱动的学习态度。生活化教学顺应了教育发展的潮流,有助于实现教育与学生实际生活的有效对接。

2.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知识源于生活,通过学习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生活。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开展多样化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更加有助于对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力有效培养。同时,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思维方式,从而实现师生共同进步,形成更加高效、互动的教学环境。

二、初中生物实现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1.设计生活化问题,强化学生的科学思维

通过引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教师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使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生物学科的理解。生活化问题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学习的参与感,还能引导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科学知识,发展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重问题的开放性与探讨性,避免过于封闭和单一的答案,以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并通过科学方法进行验证和分析。

例如,在讲解“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个贴近生活的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提问:“为什么有些人吃得很多,却依然感到很疲倦,而有些人吃得很少,却充满活力?”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不同人的饮食与能量利用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意识到,不仅仅是食物的摄入量,人体如何吸收和利用这些营养物质也极为重要。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不仅能够了解营养物质的吸收机制,还能够从人体的新陈代谢、能量转化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从而促进科学思维的发展。

2.组织生活化研学,塑造学生的科学精神

生活化研学活动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现象相结合,从而深化对生物学原理的理解。研学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应用科学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激发探索自然和观察世界的兴趣。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们还学会了如何开展科学观察和实验,并且提高了团队协作及沟通技巧,促进了个人综合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青春期的卫生保健”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健康教育中心或邀请医生、营养专家来校进行讲座和互动,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及其健康管理的重要性。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设计和实施一项关于青春期健康的调查问卷,收集同学们对健康饮食、锻炼和心理健康的看法,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提出改进建议。通过这样的研学活动,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青春期身体变化的生物学原理,还在实践过程中掌握了维护自身健康、预防常见疾病的方法。

3.设计生活化作业,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

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作业在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设计生活化作业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一步巩固和应用生物学知识。通过生活化的作业,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还能够增强社会责任感。生活化作业的设计要灵活多样,确保既有足够的难度来激发思考,又不会显得过于枯燥或脱离实际。

比如,在学习了“近视与远视”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设计一项生活化作业,要求学生调查并记录自己或家庭成员的视力状况,了解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眼睛,尤其是在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时采取了哪些措施。此外,学生还可以邀请父母分享他们的用眼习惯,并探讨这些行为模式对视力健康的影响。同时,学生还可以调查一下学校或社区内常见的视力问题,并探讨如何通过改变生活习惯、保持适当的用眼距离和定期检查视力来预防近视和远视的发生。

结束语

初中生物教学实现生活化不仅是教育教学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更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设计生活化问题、组织生活化研学、设计生活化作业等策略,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及社会责任感的增强。教师应当持续探索并实践这种基于现实生活情境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积累宝贵的知识和经验,为其未来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玲玲.在初中生物学课堂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理念[J].学园,2022,15(32):71-73.

[2]陈英.基于生活化的初中生物教学模式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01):229-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