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丹县城关小学 陕西 延安 717500
摘要:自主探究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以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采用自主探究学习模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高效地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并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因此,本文重点分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以期为相关教师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传统小学体育教学已发生转变。以往体育教学主要关注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对运动和体育的兴趣,但现今,体育教学不仅着眼于身体素质的提升,还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师需积极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以适应教育体制改革的需求,促进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培养其自主探究的能力。本文从四方面论述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一、明确自主探究学习目标
教师主导作用集中体现在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实现教学的最佳效果。首先,教师应积极创建学习情境,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精心整理复习已学知识,为学生自主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使学生在明确的探究方向中激发学习动机,在心理和思想上做好准备。最后,教师的教学目标应面向全体学生,具有阶梯性,这意味着教学应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学习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出既具挑战性又具吸引力的教学内容例如,在双手胸前投篮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问题:“假如我们改变双手胸前传球的出手角度和传球的弧度,并瞄准一个标志,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启发性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尝试,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因此,学生有了明确的指向目标,才能以高度的注意力投入后续环节的学习中。
二、借助游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体育教学应当依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通过游戏的形式展现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学习。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理解力和模仿能力逐渐增强。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当精心选择适合的游戏项目,并以此为媒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以一年级学生的体育教学为例,当讲解原地转法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名为“小木偶”的简单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学生将扮演小木偶的角色,按照教师的左右转指令进行转动,如果转动方向正确,就可以得到一颗小星星的奖励。这样的游戏设置,不仅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正确的转向方法,也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另外,在立定跳远的练习中,教师也可以采用模仿小动物跳跃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让学生模仿小兔、青蛙等小动物的跳跃方式,他们会非常踊跃地参与其中,积极探究适合自己的跳跃方法和动作反应。通过富有创意的游戏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和知识,还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探究的趣味性,游戏教学不仅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也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多采用游戏化教学方法,以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三、重视自律对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影响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运动习惯至关重要。小学体育教师需要摒弃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将学生置于教学主体位置,并积极发挥辅助作用。首先,体育课堂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锻炼的场所,应以学生为中心,而非单纯的自由活动或教师唱“独角戏”。例如,在跳双绳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水平进行分组,并设置合适的跳绳项目,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权,也使教学更具针对性,通过分组和项目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在运动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仅是指导者,更是参与者,教师应亲自加入跳绳比赛中,用自己规范的动作去影响和带动学生,提升学生的技术水平,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同时,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率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比如在天冷学生不愿意活动的时候,教师应组织学生参与一些有趣的运动,如丢沙包等,以此来帮助学生活跃筋骨、做好热身运动,让学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的习惯。此外,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和自我监督也是培养独立运动习惯的关键,通过这些方式,学生可以逐渐形成锻炼自律的良好习惯,为未来的健康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四、运用激励评价巩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激励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在体育训练中,如何让学生有效掌握运动知识并感受运动的快乐,是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采用激励策略,能够增强教学效果,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体而言,激励性评价是一种针对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的评价方法,通过挖掘学生行为中的亮点,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形成基于自身已有运动水平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动机,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并给予正面反馈。以“跳绳”教学为例,当学生初步掌握基础动作后,部分学生可能因动作不协调而感到沮丧。此时,教师可以采用放慢教学节奏的方法,指导学生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完成。在观察学生动作的同时,教师应及时表扬他们的进步,并鼓励他们坚持练习,通过持续激励,学生能够高效地掌握跳绳技巧。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校可以举办跳绳比赛,在比赛前,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他们期待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这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形,给予有针对性的激励评价。实践表明,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迅速提升。
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学是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更是体现育人功能的重要环节。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提升体能,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的关键在于,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享受运动的乐趣,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自主参与体育活动,形成自主探究的能力,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志刚.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策略[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2(11):4.
[2]周岭.浅谈"双减"背景下,提升农村小学体育学习质量的策略——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例[J].当代体育, 2022(13):0068-0070.
[3]谷子燕.自主学练:指向素养生长的体育学习方式——以"立定跳远"教学为例[J].传奇故事, 20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