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三门峡分公司 472000
摘要:在数字经济时代,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企业面临创新发展的新机遇与新挑战。通过数字平台化、网络化和数据驱动等创新策略,企业能够有效提升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数字平台化实现了救援调度、机电运维和隧道安全监控的智能化管理,网络化增强了信息发布和公众互动的便捷性,数据驱动为交通监控和设备维护提供了科学决策支持。结合具体实践案例,如高速公路救援平台、智慧机电管理平台和ETC门架系统等,这些策略全面优化了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模式。本文旨在探讨这些创新策略的具体应用和实践路径,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数字经济;企业创新;发展策略
引言
数字经济时代正推动各行各业的管理模式发生深刻变革,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企业也不例外。随着交通运输网络日益完善,高速公路管理需要更高效的调度系统、更精准的设备维护以及更便捷的信息发布机制,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和安全挑战。运营管理企业通过创新发展策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在救援、机电运维和隧道安全管理等方面实现了流程优化和效率提升。
1.数字平台化的内涵
数字平台化是指通过构建一体化的信息管理平台,整合业务流程与资源,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共享,以提升企业运营管理的精准性和高效性。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领域,数字平台化涵盖收费管理、救援调度、设施运维等多个核心环节,通过标准化的数据接口与流程模型,将分散的业务模块进行系统集成和协同优化。平台通过对设备状态、交通流量、突发事件等多维度数据的动态监控与分析,实现预警机制的自动化和响应机制的高效化。此外,数字平台化支持跨部门信息协同,提升与公安、救援等相关机构的联动能力,确保信息流通无阻、资源配置合理,有效降低管理成本并提高道路安全性和服务水平。通过嵌入式机电控制、远程监测与诊断技术,数字平台化实现了对隧道、收费站等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管控,全面提升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数字化水平[1]。
2.数字平台化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2.1 高速公路救援平台的应用
高速公路救援平台通过整合调度资源、信息传递与现场处置,构建了一个高效、精准的应急救援体系。平台依托实时监控系统和高精度定位技术,对事故及故障点进行快速识别和定位,实现救援信息的实时采集与处理。救援平台采用可视化调度技术,将道路监控、车辆信息、救援力量进行系统化集成,提供动态救援路线规划,确保救援车辆能够以最优路径快速抵达现场。平台具备与交警、消防等安全部门的信息联动功能,通过数据接口的无缝对接,实现事故预警、信息共享与快速响应。救援平台还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对事故多发路段进行风险评估,辅助制定预防性救援策略,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提升道路安全性与畅通水平。
2.2 智慧机电管理平台的应用
智慧机电管理平台通过集成监控、诊断、预警等功能,对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实施智能化、精细化管理。平台采用传感器网络与远程监控技术,对照明、通风、供电等机电系统进行实时数据采集与分析,实现设备运行状态的动态监测与故障早期识别。通过嵌入式控制技术,平台能够自动调节设备运行参数,优化能耗配置,提高设备运维效率。平台内置的专家诊断系统,通过对设备故障数据的深度学习与建模分析,能够精准定位故障原因并生成维修方案。智慧机电管理平台还支持设备生命周期管理,对设备的采购、安装、维护和报废进行全流程记录和分析,为设备升级和资源配置提供数据支撑,全面提升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运维效率。
2.3 隧道热成像红外报警系统
隧道热成像红外报警系统通过红外探测器和热成像技术,对隧道内的温度分布进行实时监测,全面提升隧道安全管控水平。系统能够快速捕捉异常温度变化,自动识别火灾、过热设备等潜在安全隐患,并在早期阶段触发报警,防止事故扩散。热成像技术能够在能见度低、烟雾弥漫等复杂环境下依然保持高灵敏度的监测能力,确保监控不受外界干扰。系统与隧道监控平台实现无缝对接,自动联动通风、照明和广播等设施,启动应急预案,指导司乘人员安全撤离。报警系统具备事件回溯功能,通过存储和分析历史温度数据,识别高风险区域和设备,为后续安全管理提供决策支持。该系统能有效提高隧道的事故防控能力,保障隧道通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2]。
3.数据驱动引领企业创新的发展策略
3.1 ETC门架系统与公安联动
ETC门架系统与公安部门的联动通过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实现了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的智能化和精准化。ETC门架系统利用射频识别技术、车辆自动识别系统和视频监控设备,对通过高速公路的车辆进行非接触式自动识别和记录。系统通过实时采集车牌号、行驶路径、车速等数据,与公安交通管理系统实现数据无缝对接,快速比对和识别违法行为,如超速、车辆逾期未检验、套牌车等。数据分析模块结合历史通行记录和违法行为特征,生成动态风险预警模型,协助公安部门高效部署查控行动。此外,ETC门架系统还能与车辆追踪系统联动,实时跟踪涉案车辆行驶路径,提高执法效率和精准度。
3.2 隧道管控平台的智能化应用
隧道管控平台通过集成传感器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和自动控制技术,实现了隧道内设施的智能化管理和安全监控。平台实时采集隧道内通风、照明、排水、火灾报警等机电系统的运行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技术对设备状态进行动态评估,识别潜在故障和异常情况。自动控制模块根据监测数据智能调节通风、照明强度,确保隧道内空气质量和能见度保持在安全范围内。系统具备故障诊断和预警功能,能够在早期阶段识别出照明电路过载、通风机异常等隐患,并自动联动应急预案,防止事故发生。平台通过历史数据建模分析,对隧道管控策略进行持续优化,提升管理决策的科学性。隧道管控平台的智能化应用,不仅能提高隧道内设施运行的稳定性,还能有效保障隧道交通的安全性和通畅性,降低运维成本。
3.3 机电设备百科公众号
机电设备百科公众号是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知识共享平台,旨在为机电运维人员提供全面的设备管理和维护信息。该平台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汇总了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技术参数、运行状态、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并以图文和视频的形式进行展示。平台具备分类检索和智能推荐功能,根据运维人员的操作记录和故障报告,自动推荐相关设备的维护指南和故障排查方案。历史数据积累和实时监控数据相结合,使得公众号能够生成动态维护日志,帮助运维人员精准掌握设备生命周期信息。平台还支持互动反馈机制,运维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可提出问题或分享经验,形成行业内部的知识交流和技术协同。机电设备百科公众号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能提高技术信息的可及性和时效性,增强机电运维工作的专业化和高效化,有效减少设备故障率和维修响应时间[3]。
4.结语
总而言之,数字经济时代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实践路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企业通过数字平台化、网络化和数据驱动等策略,有效整合资源、优化管理流程,并提高了应急响应和设备运维效率。数字平台化提升了救援调度、机电管理及隧道安全管控的智能化水平,网络化增强了与社会公众的互动与服务质量,数据驱动则为决策提供了精准支持,推动管理方式向智能化、精细化方向发展。面对数字经济的变革浪潮,积极运用创新技术手段,不断优化运营管理模式,是高速公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房瑞伟,王长曦,李素兰,等.后疫情时代临空高速公路通行费变化研究[J].公路与汽运,2024,40(06):29-35.
[2]郭星.信息化在高速公路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4,(11):179-181.
[3]覃毅艺,陈幸福,刘家毅,等.高速公路收费站数字化管理应用创新探索[J].中国交通信息化,2024,(11):26-3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