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封丘县农业综合开发服务中心
摘要:本文阐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概况,剖析其面临收入不稳定、发展不平衡、自身能力不足等困境,提出多项新型解决对策,旨在为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稳健发展提供思路与方法借鉴,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关键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问题;建议
前言:新时代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它整合资源、融合产业,为农村发展注入活力。然而,其发展面临诸多困境,如收入波动、区域失衡、能力欠缺等,亟待深入研究并探寻有效解决之道,以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繁荣与乡村全面振兴。
1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概述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是新时代农村经济变革的重要体现。它以创新为驱动,整合农村各类资源要素,如土地、劳动力、资金等。通过多种形式,像股份合作制,推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注重与现代产业融合,如结合电商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服务业兴起。既促进农民增收,提升生活水平,又助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完善,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筑牢经济根基,在农村经济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核心引领与支撑作用。
2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在收入稳定性方面,“空壳村”现象普遍,年轻人外流,仅靠集体资源开发或租赁维持微薄收入,且部分农村收入来源单一,发展要素欠缺、环境恶劣,农户增收途径有限,既影响农民个人收入,也制约集体经济发展,使其收入不稳定,难以满足公共需求,急需破局之策以增强稳定性与活力。
发展不平衡问题也较为突出。许多农村村级积累差异大,部分地区发展要素匮乏,无法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如荒山、湿地等利用程度低,管理者缺乏产业发展规划,观念受传统农业思维束缚,忽视工业、旅游、服务业等潜力产业,只能依赖自身实力发展,导致区域间集体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
自身发展能力不足同样制约着农村集体经济。一方面资金短缺,难以满足公共服务需求,另一方面青壮年外出务工,人才资源匮乏,经济发展缓慢。此外,运行体制不完善,缺乏政策导向,即便有充足专项资金,干部也因缺乏资金引导机制而不知如何发挥其优势,严重阻碍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亟待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3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现实困境的解决对策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阶段,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对于实现这一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仅能够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服务能力,还能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结合“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建议,并融入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1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
完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政府应加大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政投入,设立专项发展资金,用于支持农村集体经济项目的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引进等。例如,在一些地区,对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农产品加工等集体经济项目的村庄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降低其创业成本和风险。同时,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所得给予适当的税收减免,提高其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强化金融扶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渠道。如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信用评级,根据评级结果给予相应的信贷额度和优惠利率。例如,某县农村信用社针对当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推出了“集体产业贷”,为多个发展乡村旅游的集体经济项目提供了资金支持,帮助其完善旅游设施,提升服务质量,推动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3.2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发展特色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融合。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以某村为例,该村利用当地丰富的水果资源,成立了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水果种植,并建设了水果加工厂,将新鲜水果加工成果汁、果脯等产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方式,不仅解决了水果的销售难题,还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村集体经济收入显著增加。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比如,某古镇所在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整合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风光,打造了集民俗体验、生态观光、特色餐饮为一体的乡村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了当地农产品销售、农家乐经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3.3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
培育本土人才。开展针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例如,某县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参加电商运营培训,使其掌握了网络营销技巧,通过电商平台成功打开了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吸引外部人才。制定优惠政策,吸引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等各类人才投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如某村吸引了一名返乡大学生担任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业经理人,他利用自己所学的市场营销知识和管理经验,对村集体的农业产业进行了重新规划和整合,引入了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和营销理念,使村集体经济在短短一年内实现了翻倍增长。
3.4完善产权制度与治理机制
明晰产权归属。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明确农村集体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例如,在某村的产权制度改革中,对村集体的土地、房屋、设备等资产进行了清查核实,并将股权量化到每位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成员按股分红,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参与集体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优化治理机制。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决策程序和监督机制,提高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如某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设立了理事会、监事会,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和权限,重大事项由理事会集体决策,并接受监事会的监督,确保了集体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
3.5加强信息化建设
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提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信息化水平。建立农产品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运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例如,某村的蔬菜种植基地通过安装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养分等数据,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精准施肥、浇水,不仅减少了资源浪费,还提高了蔬菜的产量和品质,通过电商平台将蔬菜销售到全国各地,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结束语:
概而言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之路虽布满荆棘,但通过实施针对性策略,如多元产业拓展、资源合理规划、资金有效管理与人才强力支撑等,定能突破困境。各方携手共进,积极落实相关举措,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必将蓬勃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源泉,让农村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姜静,梁敏学.延安市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南农业科技,2023,44(12):169-172.
[2]汪倩倩.共同富裕导向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何以冲破藩篱?[J].现代经济探讨,2023,(12):110-116.
[3]王晓梅,许峰,陈晓华.聚焦挑战挖掘潜力——推动本市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J].上海农村经济,2023,(12):32-34.
[4]邓慧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必须遵循市场法则[J].新湘评论,2023,(24):55.
[5]王贝.乡村振兴视域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探析[J].农业经济,2023,(12):48-49.
[6]王浩宇.农村集体经济的社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23,29(12):13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