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控制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1-10
/ 2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控制策略

齐秋丽

内蒙古绿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 乌兰浩特137400

摘要:大数据时代,为了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效果,本文首先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其次,介绍了企业财务风险类型。最后,阐述了大数据背景下的财务风险管控的措施,以期对相关人士有所借鉴。

关键词:大数据;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策略

财务风险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财务风险。大数据技术为企业提供了更全面、准确的数据分析工具,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识别和管理各种类型的财务风险。

一、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企业财务管理理念陈旧

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聚焦于财务报表的编制以及资金流的把控上面,但在数据分析方面却不够重视。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兴起,企业能够从庞大的数据海洋中挖掘出隐藏的商机与潜在风险[1]。这需要财务管理紧跟时代步伐,能够灵活运用数据为驱动力去进行战略规划。但部分企业财务管理理念的滞后束缚了企业的灵活应对能力,传统的财务管理手段只能回顾过去的经营情况,却不能洞察未来的发展趋势。这种局限性,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之路。

(二)财务管理人员素养不够

财务管理人员的个人素养是保障工作顺畅进行的关键。当前,企业不仅是精通会计核算的人才,还需要那些能将财务管理与信息化技能融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但企业尚未充分认识到员工技能提升的重要性,缺乏系统性的培训策略,导致员工技术应用能力滞后,不利于财务管理的创新发展[1]

二、大数据背景下的企业财务风险类型

(一)财务风险

1.筹资管理风险

任何企业开展业务活动,首先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所需的资金需要从各方面进行筹集,筹资不当就会存在一些风险。在大数据背景下,由于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融资风险更加明显。众所周知,企业融资途径主要是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股权融资成本高风险低,但是筹资的条件要求比较多,时间比较长,可能时间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更多的企业可能无法满足这些要求转而进行债务筹资。债务融资相较于股权融资虽然成本低但风险相对较高,会存在到期时无法按时偿还本金和利息的违约风险,给企业带来负面的影响,在大数据时代,这种风险会因为信息透明而被放大。

2.投资管理风险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投资双方的信息更加透明,所以一个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的投资机会,必须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投资方案,付出更多的成本,但是大多数投资成本属于沉没成本,与投资成功与否没有直接的必然联系。这部分沉没成本的增加也将导致投资的风险增加从而导致企业风险的增加。况且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可获得性提高,多家企业可能会基于相同的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投资的竞争会加剧,可能也会因此耗费不必要的成本,给企业带来投资风险。

3.经营管理风险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企业财务信息的来源更加宽泛,这样一来各种信息鱼目混珠。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如果不能对自身日常经营所需要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处理和取舍,可能会导致企业的经营决策因为使用了不恰当的信息而产生失误,日常经营面临风险甚至瘫痪,陷入经营困境。

(二)数据安全风险

1.数据集中化风险

企业要想发展必须依靠足够多的数据来支撑自身的科学决策。在大数据时代,虽然企业获得信息的机会有所增加,取得信息更加方便,但是获得的信息要如何进行存储才不会发生数据泄露的风险是企业必须要面临的挑战。海量的信息一旦处理不当或者是丢失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2.数据管理风险  

在大数据时代,企业获得的信息比以往的时候要多很多,对这些数据应该如何管理才能为企业自身所用是很重要的问题。在对数据进行管理的时候,一方面要防止数据泄露,另一方面也要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实现数据的增值。由此可知,数据的管理风险是贯穿于企业运营的始末的。

3.数据入侵风险

网络攻击比如说黑客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的信息存储更加重要。企业获得的海量信息一旦存储的系统遭到网络黑客的攻击,信息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出企业,被其他的竞争者所获取并且传播,会让企业的损失越来越大[2]。所以,数据入侵风险是企业在任何时候都无法忽视的。

4.数据安全使用风险

企业决策所依赖的信息部分是属于企业的商业机密,但是在大数据的环境下,商业机密发生泄露的可能性将会大大增加。如果企业的商业机密泄露,被有心之人利用,可能会给企业的资产带来非常严重的损失。

(三)人员风险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势必会使得以往的财务人员适度更新知识来应对今非昔比的财务管理需求。但是并非每一个企业都可以及时地配备所有符合要求的人员,大部分企业可能会存在一些因为财务人员的知识水平或者是能力有限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况且财务人员的转型升级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过渡期内可能也会因为财务管理标准的不一致或者是理解偏差而导致企业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包括但不限于财务风险。

三、大数据背景下的财务风险管控措施

(一)密切关注政策市场环境

在大数据时代,企业必须要精准地感知市场上所流通的各种信息,及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和加工,转化为自己所需的有用信息。同时,要及时关注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信息,因为这些信息可能促使企业调整发展战略。及时根据市场信息调整企业的发展方向以及业务重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根据已经发布的相关信息,抓住企业发展机遇,同时尽可能地控制潜在的风险,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加速大数据平台建设

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因为处于初期还不够完善,发生数据安全事件的可能性较高。同时,平台的数据安全保障措施也不够完善,数据泄露的风险也比较高。基于此,相关的主体应该积极进行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尤其是在数据安全方面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平台环境,帮助企业降低其财务风险[3]。加强平台建设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引入大数据技术实现平台收入的提升,是利人利己的双赢选择。 

(三)完善财务数据信息系统,制定严格的财务风险控制决策

大数据获取的信息是未经加工的初级信息,如何使用取决于企业自身对信息的加工和处理。在企业加工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存在误用信息或者是信息处理不当的可能性。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完善财务数据信息系统,对信息系统的建设应该要用心琢磨,及时评估纳入企业系统的信息,有所取舍。在决策时从系统中选择有用的信息,将系统信息与企业的决策紧密结合起来。

(四)培养大数据财务风险管理人才

大数据技术为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通过分析海量数据可以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和趋势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而财务知识则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这些数据,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因此,大数据和财务知识的结合是实现有效财务风险管理的关键。然而,目前市场上缺乏既掌握大数据技能又拥有丰富财务经验的人才储备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应该加强对现有员工的培训和再教育,鼓励他们学习大数据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可以招聘具有相关背景的人才来补充团队。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时代,需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加强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增强员工的风险意识和风险应对能力。同时,企业需要加强对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探索和应用,不断提升财务风险控制的水平和效果。最后,企业需要加强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确保财务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参考文献:

[1]高扬.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4,(06):166-168.

[2]万淑一.大数据时代下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策略探究[J].品牌研究,2023(30):50-52.

[3]干红芳.浅析大数据时代下企业会计管理的风险控制及对策[J].西部财会,2023,(01):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