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传统本土文化课程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与实现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1-10
/ 2

小学美术传统本土文化课程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与实现路径

谢文兰

东莞市寮步镇凫山小学(523400)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美术传统本土文化课程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与实现路径,通过分析“寮步十三行”轻黏土彩塑项目式教学案例,阐述本土文化融入美术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品德、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研究发现,传统本土文化课程不仅能够丰富美术教学内容,还能在德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小学美术;传统本土文化;德育;寮步十三行;轻黏土彩塑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保护和传承本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在小学教育中,将传统本土文化融入美术课程,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和热爱家乡文化,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本文以寮步镇“寮步十三行”为例,探讨小学美术传统本土文化课程在德育中的价值与实现路径。

二、传统本土文化课程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

(一)培养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深化乡土情感与民族认同

本土文化是民族智慧的积淀,它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还承载着地区特有的情感记忆和民族特色。在小学美术课程中融入传统本土文化,能够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和深入了解家乡的历史传统、艺术形式以及民俗风情,从而在心灵深处建立起对本土文化的深厚情感。这种情感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还能激发他们的自豪感,使他们更加珍视和尊重自己的文化根源。

以“寮步十三行”项目为例,学生们通过实地考察、文献查阅和创作实践,深刻体会到了寮步老街的历史沧桑和文化底蕴。他们创作的老街场景和人偶形象,不仅是对寮步十三行历史风貌的再现,更是对家乡文化的深情致敬。这样的过程,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热爱家乡、珍视文化的种子。

(二)激发创造力与想象力:拓宽艺术视野与思维空间

传统本土文化课程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充满创意和灵感的艺术宝库。在参与本土文化的创作活动中,学生们不仅能够接触到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还能从中汲取灵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创作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艺术技能,更拓宽了他们的艺术视野和思维空间。

在“寮步十三行”项目中,学生们运用废旧纸盒和轻黏土等材料,通过巧妙的构思和精细的制作,创作出了各具特色的老街场景和人偶形象。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学生们的艺术才华,更体现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的创作实践,不仅让学生们体验到了创作的乐趣,更激发了他们对艺术创作的热情和兴趣。

(三)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与社会责任感:强化社会参与与文化传承

本土文化课程往往采用项目式学习方式,需要学生们进行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这种合作方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如何与他人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同时,通过参与本土文化的传承活动,学生们能够深刻认识到自己作为文化传承者的责任和使命,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在“寮步十三行”项目中,学生们以3人为一小组,通过查找文献记载、实地考察和对当地人的访谈等形式搜集相关历史材料,并结合自己的兴趣特点进行创作。在创作过程中,他们相互协作、共同讨论,不仅完成了各自的任务,还共同创作出了优秀的作品。这样的过程,不仅让学生们体验到了团队合作的乐趣,更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责任。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更在参与中培养了社会责任感,为未来的社会参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传统本土文化课程在小学德育中的实现路径

(一)挖掘本土文化资源,丰富课程内容

学校应深入挖掘当地的本土文化资源,选择具有代表性和教育意义的内容进行教学。例如,寮步镇的学校可以依托“寮步十三行”等本土文化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课程,让学生在创作中感受本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采用体验式、探究式、合作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在“寮步十三行”项目中,教师通过播放视频、组织实地考察、引导学生访谈当地人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本土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创作灵感。

(三)搭建展示平台,实现成果共享与交流

学校应积极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通过举办展览、比赛等活动,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实现成果共享与交流。同时,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扩大作品的传播范围,引发更多人的共鸣和关注。在“寮步十三行”项目中,学生通过制作成宣传小视频在互联网进行传播和在学校展厅展示,达到了项目交流、班级交流、家校交流的效果,进一步增强了文化传承的意识和动力。

(四)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本土文化课程的实施。家长可以参与到孩子的创作过程中,提供支持和帮助;同时,学校也可以邀请家长参观展览、参与活动,共同见证孩子的成长和进步。通过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动本土文化课程的深入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对小学美术传统本土文化课程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与实现路径进行研究,发现将本土文化融入美术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品德、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本土文化在德育中的作用,建议学校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搭建展示平台并加强家校合作。同时,教师也应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和专业能力,为本土文化课程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传统本土文化课程在德育中具有重要价值。通过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创新教学方法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推动本土文化课程的深入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黄祎.项目式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师,2023(16):81-83

[3]吴佳丽.以民间资源为支撑,搭建精彩美术课堂--关于将民间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讨论[J].智力,2022(22):147-150

谢文兰,女,汉族,广东韶关,1990.10,研究生,小学美术一级,研究方向: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