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核心素养视角下体育游戏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1-10
/ 2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体育游戏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李金涛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闫村镇上官坊九年制学校 陕西 商洛726000

摘要:在推行核心素养理念教育的前提下对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行游戏化教学符合新课标对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定义以及遵循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能够唤起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渴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包括促进身体一般发展的活动性游戏和各运动专项密切相关的专门游戏,由于它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竞赛性和娱乐性强,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关键字:核心素养理念;中小学体育教育;游戏化;策略

体育教育不但包括学生理论知识的输入和技能上的学习,还包括对体育精神的领悟和觉醒、运动的实践和应用以及健康的领悟和消化。传统的教学内容不能引起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强烈渴望。而兴趣是最好的入门老师,对于中小学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与之相反,消极的情绪则会对人产生负面的影响,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积极的情绪不但有助于大脑发育,而且还能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那么,如何在体育课堂中运用体育游戏呢?下面,我就简单的谈一下几点看法:

一、体育课堂游戏教学的设计的原则

1注重游戏内容多样化仅仅将游戏环节穿插进体育教学中,没有好的设计理念也是无济于事的,一个好的活动设计,必须要注重游戏内容的多样化,拒绝单一、简单、枯燥的方式,太过无趣的游戏设定很难激发中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只有形式多样、新奇多变的游戏内容才能吸引到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强大的好奇心理,让他们更加想要参与进游戏中去,这样保证了课堂的效率,达到了提高学生体育技能的目的。

2明确游戏规则和目的总体来说,中小学生的意识都还处于浅薄的认知阶段,对过于含蓄和复杂的规则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游戏活动时,一定要注意活动目的明确性,在开展之前也要讲清楚游戏的具体规则,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有准备去更好的完成游戏任务,另一方面,就学生长远的发展来说,也可以树立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学生对一件事情的注意力。

3制定游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活动的安全可行性,并且游戏的主题需要迎合中小学生的年龄层次和性格特点,在锻炼学生体育素质上,要考虑学生的身体情况和承受范围,不可超负荷作业,在选取器材和游戏辅助工具时也要特别注意,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个人的选择,不能强迫学生完成一些游戏活动。

4游戏内容要体现对学生的教育意义,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游戏的设计上注重内容的教育目的,不能随心所欲任意安排游戏,这样学生浪费了时间,也对自我提升没有起到帮助。

、有针对性地选择游戏,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1、根据体育练习项目选择游戏把游戏引入到体育教学中,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选择游戏时要考虑到课堂练习的体育项目。例如,在进行短跑练习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在游戏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短跑速度。在进行立定跳远的练习时,教师可以选择青蛙过河的游戏。在游戏中进行体育项目的练习,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忽略练习的疲劳,使体育项目练习顺利进行,并让学生对体育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

2、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选择游戏方式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要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深入探究,找到真正适合教学的游戏,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游戏环节有效掌握知识的重难点,促使课堂教学高效进行。例如,在教师示范完要学习的体育项目动作之后,让学生分小组进行练习,并利用下课之前的时间进行小组之间的比赛。这样学生积极地对体育项目的动作和技巧进行了探究和学习,小组中的成员互相帮助,较快地掌握了运用技巧。学生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增加了小组成员的凝聚力,他们为了赢得比赛都积极地努力练习。这种游戏方式使体育教学摆脱了对学生进行强制性锻炼的现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让学生对体育学科产生了兴趣,并使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三、游戏和体育教学结合要注意的问题

在把游戏和体育教学相结合时,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的兴趣持久度考虑。选择的游戏不能一成不变,如果每节课都用同一个游戏,游戏教学对学生就没了吸引力,学生就会对体育课堂失去兴趣。同时,教师在选择游戏时要考虑到中小学生的年龄,选择适合他们的游戏方式进行教学。

1、用丰富多彩的游戏进行教学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喜新厌旧的心理比较明显,不管多好玩的游戏,如果长期反复也会令他们失去新鲜感。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不断变换游戏方式与内容,始终让学生保有新鲜感与好奇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编排游戏时,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主体性,从而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重视不同年龄学生的身体差异学校体育教学要坚持健康第一

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善于引导、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因此,体育游戏的选择必须要根据课的任务来确定,同时还要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的不同。中小学一、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应选择一些小朋友喜闻乐见的跳皮筋、踢毽子、呼啦圈等游戏项目,以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为目的。中小学三、四、五、六年级的教学内容可选择一些小球类作为游戏内容,以发展学生灵敏、协调和综合活动能力为目的。

3、教学既要注重趣味性,又要注重教育性在体育教学中,采用有效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进行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探究。但是一些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趣味性,选择的游戏和教学内容没有关系,课堂氛围看起来也非常活跃,但学生没有真正掌握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这就失去了游戏教学的意义。所以,在选择游戏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既要考虑其趣味性是否与学生相符,更要考虑到游戏具备的教育性,使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掌握体育项目的动作技能和技巧,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使游戏教学真正达到高效。

总之,把中小学体育教学和游戏教学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使他们在强烈探究欲望的驱使下进行知识探究,提高对体育理论知识的掌握。并能指导他们进行正确的体育运动项目的练习,使学生的体育技能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