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教育理念融入小学思政课的价值与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1-10
/ 2

红色教育理念融入小学思政课的价值与路径

全芳

陕西省商南县东兴九年一贯制学校 陕西 商洛 726300

摘要:小学思政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红色文化是党在革命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宝贵财富,是各阶段教学中重要的教学资源。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扎根于红色文化,带领学生了解红色文化发展的路程,用红色精神来引导学生,促使学生得到思想理念的更新,逐步成长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本文针对红色文化融入小学思政课的价值及路径研究展开分析,并提出一些可参考性的策略。

关键词:红色教育;小学思政课;价值;路径;策略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特色文化,对学生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教育价值。在进行多学科授课时,将红色文化融入其中,可以有效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质量,切实促进学生的道德修养及文化认知。作为教育引导者,要提升对构建思政课堂的重视度,并把立德树人作为主要目标,灵活采用多种方式来促进学生发展。红色教育理念融入小学思政课,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还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以下是对其价值与路径的详细探讨:

1红色教育的价值

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红色资源,其所蕴含的厚重历史文化传统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在今天对于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有着不可估量的历史与时代价值。

1.1政治教育价值

红色教育资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见证,反映了党带领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的艰辛岁月,彰显着中国共产党革命志士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崇高的奋斗理想,天然地具备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根本属性。也就从根本上保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确保受教育者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利于培养受教育者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感,帮助其提高政治判断力与政治站位。

1.2思想导向价值

红色教育资源内含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它在新时代学校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思想导向作用。凝结在红色文化之中的人、事、物、魂能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在真实性、真情性、真理性、科学性、先进性、实践性的红色教育资源中统一思想,激励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情感,鼓舞人民斗志投身于伟大事业的建设中去。

1.3文化传承价值

红色教育资源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它是对优质历史传统资源的革命性继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资源宝库,在新征程中不断丰富。它折射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能够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提供坚强的支撑点和前进的动力。受教育者在学习中首先内化为对自身的思想道德要求,在现实生活中外化为实际的生活实践,这种时代价值能够在子孙后代的身上不断发扬光大。[2]

2红色教育融入思政课路径

2.1立足课堂教学,融入红色文化

小学课程是基础课程学习的开始,各科教学中有丰富的红色文化教学资源,思想政治课程与红色文化进行结合,曾带领学生有序地展开知识学习,培养学生的红色文化基因[1]。但在实际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一般都是采取教师在讲台上绘声绘色的讲述,而学生只需要按照老师的指示聆听课程,这种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相关的教学者也在积极的进行课程理念升级与完善,一线教育工作者也在课堂实践中融入了多样的教学方法,力求启发学生拓展学习思路。小学思政课程融入红色文化教育创新了思想政治课堂的教育方式,实现了新的教学方法融入课堂,更加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持续优化教学成果。例如,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微课教学法等全新的教学方法,通过线上与线下混合教学的模式,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对红色基因素材进行搜集与整理,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促进学生对红色旅行中的内容进行深度的探讨,带领学生在网络的畅游中身临其境的感受其中所传递的正能量精神、精彩故事,保障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与此同时,在红色文化专题学习中,教师通过线上与线下混合教学的模式,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主动对红色文化素材进行搜集与整理,带领学生主动展开思考,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主动性,带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2.2营造良好的红色文化校园环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组织各类红色主题活动,如红色文化周、红色革命历史知识竞赛、红色故事分享会等。这些活动可以结合学校的红色资源和教材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对红色基因的兴趣和热爱。在学校内设立红色展览区域,展示相关的图片、文物、书籍等,让学生可以随时了解和接触到红色基因。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红色主题的艺术创作,如绘画、手工制作等,展示在校园内,增加学生与红色文化进行互动的机会。与社区合作,组织学生参与红色主题的社区教育活动,如参观社区红色文化遗址、举办红色故事讲座等。这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还培养了学生关心社会、服务社区的意识和能力。在学校内设立红色文化角落,在这个区域放置有关红色基因的书籍、图片、标语等,供学生阅读和参考。同时,定期更新展示内容,引导学生广泛了解红色文化,进一步深化对红色基因的认知。

2.3立足红色元素建设地方课程

利用本土特色资源编写红色教育校本教材,建设独具特色的地方课程,充实和丰富红色教育课程资源。推进本地区红色文化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实施,把红色教育建设成地方课程、各学段必修课程、各类学校特色课程。推动各地各级学校建立红色教育文化与思政课协同、红色教育和知识体系教育相统一、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相结合的育人机制。

2.4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

红色教育融入学校思政课必须充分发挥各方主体责任,以三方协同的育人理念为内在动力,进一步明晰三者间的职责和关系,家庭、学校、社会要各安其职,各扬其长。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加强家校合作对于推进红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可以邀请家长参与红色教育活动,共同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同时,家长也可以在家中通过讲述红色故事、观看红色影片等方式,让孩子更加深入地了解红色文化。从小抓好家庭红色教育育人功能;继续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把校外的、社会的优质红色教育资源通过公共服务方式引入学校教育,形成家校社育人同心、同向、同行、同步的局面。

通过红色教育资源开发、营造红色文化校园环境,以及将红色文化资源与人文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可以有效地将红色基因融入小学思政课教学中。这样的路径选择和具体措施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认知红色基因,增强他们对红色历史和优秀传统的认同。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学习红色基因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更能够亲身体验、感受红色精神的力量。红色基因的融入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心理,在人格品质和思维意识的培养上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