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打开慢性病管理新思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3-13
/ 2

中西医结合,打开慢性病管理新思路

李江波

河北以岭医院

在全球范围内,慢性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与生活质量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慢性病每年导致全球约4100万人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74% 。常见的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病程漫长、病情复杂,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负担,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压力。在慢性病管理领域,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在控制病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而中西医结合的模式,为慢性病管理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和希望。

一、慢性病管理现状与挑战

西医在慢性病治疗中,多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在病情控制、症状缓解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例如,降压药、降糖药能有效控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和血糖水平;支架植入术、搭桥手术等可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肌供血。然而,长期依赖西药治疗,患者往往面临药物不良反应、耐药性等问题。如长期服用降压药可能导致低血压、电解质紊乱;降糖药可能引起低血糖、胃肠道不适等。此外,西医治疗侧重于疾病的症状控制,对于慢性病患者整体体质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疾病的预防复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中医在慢性病管理中的独特优势

中医在慢性病管理中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强调人体的整体性和平衡。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收集患者信息,进行辨证论治,注重从整体出发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

1. 整体调理:中医认为慢性病的发生与人体整体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因此治疗时不仅仅着眼于局部病变,更注重调整全身状态。以糖尿病为例,中医认为其多与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等因素有关,通过滋阴清热、益气养阴、温阳滋阴等治法,可改善患者的整体体质,调节机体的代谢功能,不仅有助于血糖的控制,还能缓解糖尿病引起的乏力、口渴、腰膝酸软等症状。

2. 个性化治疗:中医强调因人而异的个性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病情阶段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例如,对于同样是高血压的患者,若为肝阳上亢型,中医会采用平肝潜阳的治法,选用天麻钩藤饮等方剂;若为痰湿中阻型,则采用化痰祛湿、健脾和胃的方法,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等进行治疗。这种个性化的辨证论治,能够更精准地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3. 预防与康复:中医注重“治未病”,在慢性病的预防和康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调理、情志调节、针灸推拿等方法,可增强人体的正气,预防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在慢性病康复阶段,中医的康复疗法如太极拳、八段锦、中药熏蒸、穴位按摩等,有助于促进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预防疾病复发。

三、中西医结合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

1. 高血压管理:在高血压治疗中,西医主要通过降压药物控制血压水平。而中医可通过辨证论治,采用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等方法辅助降压,改善患者症状。对于一些轻度高血压患者,中医的穴位按摩(如按摩涌泉、太冲等穴位)、耳穴压豆等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辅助降低血压。对于中重度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的基础上,结合中药治疗,如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服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可减轻头晕、头痛等症状,同时减少降压药的用量及不良反应。此外,中医的情志调节和饮食调理,如避免情绪激动、低盐低脂饮食等,也有助于血压的稳定控制。

2. 糖尿病管理:西医在糖尿病治疗中,通过降糖药物、胰岛素注射等手段控制血糖。中医则从整体调理出发,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调节糖脂代谢。在糖尿病早期,对于一些血糖轻度升高的患者,中医的饮食疗法(如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多吃粗粮蔬菜等)、运动疗法(如太极拳、散步等)可有效控制血糖。对于已经使用降糖药物的患者,结合中药治疗,如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服用玉泉丸等,可增强降糖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中医的穴位注射、艾灸等方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并发症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 冠心病管理:西医治疗冠心病多采用药物治疗(如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硝酸酯类药物等)、介入治疗(如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和手术治疗(如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医则通过活血化瘀、理气通络、益气养阴等治法,改善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症状,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在冠心病稳定期,患者服用中药复方丹参滴丸、通心络胶囊等,可改善心肌缺血,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同时,中医的康复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情志调节等,有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四、中西医结合慢性病管理的实践与展望

目前,中西医结合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实践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许多医院开设了中西医结合慢性病门诊,为患者提供综合治疗方案。临床研究也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病在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然而,中西医结合慢性病管理模式仍面临一些挑战,如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标准和规范尚未完全统一,中医与西医之间的沟通协作机制有待完善,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相对匮乏等。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西医结合慢性病管理的发展,需要加强中西医结合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制定统一的诊疗标准和规范;加强中医与西医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有效的沟通协作机制;加大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医护人员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水平。同时,还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中西医结合为慢性病管理打开了新的思路,带来了新的希望。通过发挥中医和西医的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能够更有效地控制慢性病的发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社会的医疗负担。在未来,随着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中西医结合慢性病管理模式必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