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患者护理要点,这些细节要牢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3-13
/ 2

肺炎患者护理要点,这些细节要牢记

张楠

张家口市传染病医院

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尤其在儿童、老年人以及免疫力低下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对于肺炎患者而言,有效的治疗固然重要,但科学细致的护理同样不可或缺,它不仅能辅助治疗,还能加速患者康复进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以下这些护理要点,涵盖了肺炎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关键细节,务必牢记。

一、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肺炎患者的病情变化是护理工作的首要任务。首先是生命体征的监测,体温是反映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多数肺炎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高达38℃甚至更高。护理人员需定时测量患者体温,一般每4小时测量一次,若体温超过38.5℃,应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并观察降温效果。同时,要关注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正常成年人呼吸频率为12 - 20次/分钟,肺炎患者常伴有呼吸急促,呼吸频率可能会超过24次/分钟,若出现呼吸节律异常或呼吸深度变浅,可能提示病情加重。心率也是重要监测内容,正常成年人静息心率为60 - 100次/分钟,肺炎患者由于发热、缺氧等原因,心率可能会加快,若心率持续超过120次/分钟,需警惕心脏功能受损。

还要留意患者的咳嗽、咳痰情况。咳嗽是肺炎的常见症状,应观察咳嗽的程度、频率以及痰液的性状、颜色和量。一般来说,早期可能为干咳,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咳痰,白色黏液痰较为常见。若痰液变为黄色、绿色,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痰液呈铁锈色,可能是肺炎链球菌肺炎;粉红色泡沫痰则可能与肺水肿有关。记录痰液的量也很关键,痰液量突然增多或减少,都可能反映病情的变化。另外,患者的精神状态和意识水平也不容忽视,若患者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嗜睡甚至昏迷等情况,可能是严重缺氧或感染中毒性脑病的表现,需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二、呼吸道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肺炎患者护理的关键环节。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宜在1500 - 2000毫升,充足的水分摄入可稀释痰液,使其易于咳出。对于痰液黏稠难以咳出的患者,可采用雾化吸入的方法,利用雾化器将药物(如氨溴索、布地奈德混悬液等)转化为微小颗粒,直接作用于呼吸道,起到稀释痰液、抗炎、平喘的作用。雾化吸入时,要指导患者正确呼吸,深吸气后屏气1 - 2秒,再缓慢呼气,以提高药物的吸入效果。

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也十分重要,这有助于促进痰液排出。拍背时,让患者侧卧或俯卧,护理人员手指并拢,手背隆起,手指关节微屈,呈120度,指腹与大小鱼际肌着落,利用腕关节用力,自下而上、由外向内,有节律地轻轻拍打患者背部,频率约为每分钟100 - 120次。每次拍背时间5 - 10分钟,在患者吸气末和呼气初进行,这样能更好地使痰液松动,便于咳出。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更要增加翻身、拍背的次数,防止痰液积聚在肺部,引发坠积性肺炎。

三、饮食护理

合理的饮食能为肺炎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增强身体抵抗力,促进病情恢复。饮食应遵循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原则。高热量食物可提供足够的能量,满足患者身体代谢的需求,如米饭、面条、馒头等主食,每日摄入量可根据患者体重和活动量适当调整。高蛋白食物有助于修复受损组织,提高免疫力,可选择瘦肉、鱼类、蛋类、豆类、奶制品等,例如每天可摄入100 - 150克瘦肉,一杯牛奶(约250毫升),一个鸡蛋。

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能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促进呼吸道黏膜的修复,建议每天摄入500克以上蔬菜,200 - 300克水果,如菠菜、苹果、橙子等。同时,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呼吸道,加重咳嗽症状,还会增加胃肠道负担,影响营养吸收。对于发热患者,由于水分丢失较多,除了多饮水,还可适当增加一些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粥、面条汤、藕粉等,便于患者消化吸收。

四、休息与活动护理

充足的休息对于肺炎患者至关重要,良好的休息环境能帮助患者恢复体力,促进身体康复。患者的病房应保持安静、整洁、舒适,温度控制在22 - 24℃,湿度保持在50% - 60%,这样的环境有助于呼吸道黏膜保持湿润,减少咳嗽和不适感。要保证患者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一般成年人每天睡眠时间应在7 - 8小时以上,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适当增加休息时间。避免患者过度劳累,减少探视人员,防止交叉感染。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适当活动,这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抵抗力。在肺炎初期,患者可在床上进行简单的肢体活动,如翻身、抬腿、握拳等;随着病情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如坐起、床边站立、行走等。活动强度应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而定,以不感到疲劳和呼吸困难为宜。每次活动时间可从5 - 10分钟开始,逐渐增加到30分钟左右,每天活动2 - 3次。活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活动。

五、心理护理

肺炎患者由于身体不适、对疾病的担忧等原因,往往会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会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康复效果。因此,心理护理在肺炎患者护理中也占据重要地位。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给予关心和安慰。向患者介绍肺炎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治疗方法、预后等,让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减轻其恐惧和焦虑心理。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告知患者良好的心态对病情恢复的重要性。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介绍成功治愈的案例,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要关注患者家属的情绪,家属的情绪也会对患者产生影响,指导家属给予患者足够的支持和关爱,共同为患者营造一个积极的治疗氛围。

肺炎患者的护理是一项细致而全面的工作,从病情观察到呼吸道护理、饮食护理、休息与活动护理以及心理护理,每个环节都关乎患者的康复。牢记这些护理要点,注重细节,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能有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回归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