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康复训练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3-13
/ 2

认知康复训练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疗效分析

张茹欣

山东英才学院 250104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认知康复训练作为一种非药物干预手段,在改善 MCI 患者认知功能方面具有潜在价值。本文系统地阐述了轻度认知障碍的概念、诊断标准和流行病学特征,深入分析了认知康复训练的理论基础、训练方法和模式,并对相关的临床研究进行了综合回顾,探讨了认知康复训练对 MCI 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精神心理状态等方面的疗效。研究结果表明,认知康复训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 MCI 患者的认知功能,延缓其向痴呆的转化进程,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然而,目前认知康复训练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训练方法的标准化、训练效果的长期维持等。未来需要进一步优化认知康复训练方案,加强多学科协作,以提高认知康复训练的效果和推广应用。

关键词: 轻度认知障碍;认知康复训练;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疗效

一、引言

轻度认知障碍(MCI)是正常衰老与痴呆之间的过渡状态,表现为认知功能轻度损害,但日常生活能力未受影响。随着人口老龄化,MCI患病率上升,且MCI患者痴呆转化风险高[1]。早期识别和干预MCI对延缓痴呆发展、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认知康复训练是改善MCI患者认知状态的非药物干预手段,但存在标准化和长期维持效果的问题。本文旨在分析认知康复训练对MCI患者的疗效,为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

二、轻度认知障碍概述

(一)概念与诊断标准

MCI由Petersen等人于1999年定义,表现为记忆障碍主诉、客观认知检查记忆障碍证据,一般认知功能正常,日常生活能力未受影响,未达痴呆诊断标准。诊断依据包括:认知功能下降主诉、神经心理学检查证实认知损害、一般认知功能正常、日常生活能力完好、排除其他认知下降原因。

(二)流行病学特征

MCI患病率受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影响,随年龄增长而升高。65岁以上老年人MCI患病率约10%-20%,85岁以上可高达30%-50%。女性MCI患病率略高于男性,低文化程度人群MCI患病率较高。遗忘型MCI(aMCI)患者痴呆转化率高于非遗忘型MCI(naMCI)患者。

三、认知康复训练的方法和模式

(一)训练方法

记忆力训练:包括记忆策略训练(如联想记忆法、故事记忆法等)、记忆广度训练(如数字广度、词汇广度等)和记忆巩固训练(如重复练习、间隔复习等)。

注意力训练:包括注意力集中训练(如视觉搜索、听觉追踪等)、注意力分配训练(如双任务训练、多任务训练等)和注意力转移训练(如目标切换、任务切换等)。

执行功能训练:包括问题解决训练(如分析问题、制定计划、执行计划等)、决策训练(如评估选项、做出决策等)和抑制控制训练(如抑制干扰、控制冲动等)。

语言训练:包括语言表达训练(如词汇扩展、句子生成、段落写作等)、语言理解训练(如阅读理解、听力理解等)和语言流畅性训练(如词汇流畅性、语音流畅性等)。

(二)训练模式

个体训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由专业人员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训练[2]。个体训练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提高训练效果。

团体训练:将具有相似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组成一个团体,进行集体训练。团体训练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还可以促进患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患者的社交能力和心理状态。

计算机辅助训练:利用计算机软件和游戏进行认知训练。计算机辅助训练具有趣味性强、可重复性高、训练强度可调节等优点,能够提高患者的训练积极性和参与度。

家庭训练:将训练内容延伸到家庭环境中,由患者的家属或照顾者协助患者进行训练。家庭训练能够提高患者的训练依从性,促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认知功能应用。

四、认知康复训练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疗效

(一)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多项研究表明,认知康复训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 MCI 患者的认知功能。例如,一项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发现,经过 12 周的认知康复训练,MCI 患者的记忆力、注意力和执行功能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而对照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则无明显变化。另一项 meta 分析结果显示,认知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提高 MCI 患者的整体认知功能评分,尤其是在记忆力和执行功能方面。

然而,不同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模式对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可能存在差异。一些研究发现,计算机辅助训练在提高患者的注意力和反应速度方面效果较好,而个体训练在改善患者的记忆力和执行功能方面效果更为显著。此外,训练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也可能影响训练效果。一般来说,训练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对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可能越好。

(二)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虽然 MCI 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基本保持完好,但随着认知功能的下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可能会逐渐受到影响。认知康复训练通过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例如,一项研究发现,经过认知康复训练后,MCI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购物、做饭、理财等方面的能力均有显著提高。

此外,认知康复训练还可以通过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间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一些研究发现,经过认知康复训练后,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明显提高,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日常生活活动,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三)对精神心理状态的影响

MCI 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加速认知功能的衰退。认知康复训练通过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经过认知康复训练后,MCI 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明显减轻,生活满意度显著提高。此外,认知康复训练还可以通过提供社交支持和心理干预,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心理韧性。

五、结论

认知康复训练作为一种非药物干预手段,在改善 MCI 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缓解精神心理问题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然而,目前认知康复训练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训练方法的标准化、训练效果的长期维持等[3]。未来需要进一步优化认知康复训练方案,加强多学科协作,以提高认知康复训练的效果和推广应用,为 MCI 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护理服务。通过早期识别和干预 MCI,有望延缓痴呆的发生发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参考文献

[1]赵薇薇,黄桂兰,邓国刚,等.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卒中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4,5(19):187-190.

[2]向桃,吴杨玲,程明.基于ICF框架的社区综合康复训练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评价[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3,14(12):9-12.DOI:10.19787/j.issn.1008-1879.2023.12.003.

[3]林玲,姜爱华.双重任务训练对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康复,2022,37(03):16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