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在山西太原古交市,这座因煤而兴的城市中,坐落着一家低调却技术领先的能源企业 —— 山西黑石能源集团。总经理张治国在这里深耕十余年,依托多项行业领先的技术成果,将传统煤炭洗选行业带入智能时代。这位从基层技术员成长起来的企业家,用技术创新诠释着传统能源行业的转型密码。
管理革新:从粗放经营到精细化运营
古交市,作为山西省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煤炭产业曾是其经济命脉。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煤炭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2014 年,张治国接手黑石能源时,公司正面临行业低谷,面对产能过剩、环保趋严的双重压力,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建立 "技术驱动型" 管理体系,将年营收的 8% 投入研发,组建起 50 人的技术团队,这在当时的煤炭行业中堪称大手笔。"当时很多人不理解,认为煤炭行业不需要高科技。" 张治国回忆道,"但我知道,没有技术护城河,企业走不远。"
他推行的 "三维管理法" 成效显著:在生产端,通过 "炼焦精煤加工智能控制系统" 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控,这一系统如同企业生产的 “大脑”,能够实时监控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精准控制各项参数。使精煤灰分波动控制在 0.5% 以内;在成本端,"煤炭加工可视化综合运维管理系统" 通过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能够提前发现设备潜在故障,实现预防性维护。将设备运维成本降低 40%;在环保端,"煤炭智能化生产废水处理系统" 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深度处理,使其达到循环利用的标准,实现废水零排放。这些举措让公司营收从 2014 年的 1.2 亿元增长至 2023 年的 8.7 亿元,市场占有率提升了 14%,充分证明了张治国管理革新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张治国的管理智慧还体现在战略布局上。他深知,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单打独斗难以取得更大的发展。因此,他带领团队积极寻求与行业内优秀企业的合作。与山西禹王焦化、中国中煤能源等企业深度合作,成为了黑石能源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在引入了张治国的先进技术后,合作公司完成了 134 万吨 / 年捣固焦化项目、焦炉气制甲醇项目等重大工程。"我们不做简单的技术供应商,而是成为客户的长期战略伙伴。" 他说,这种合作模式让黑石能源在行业内树立起 "技术可靠、服务专业" 的口碑。
技术突围:十项软著重塑行业标准
走进黑石能源的技术展厅,十项软著证书整齐排列,记录着张治国的技术攻坚历程。"煤炭加工粉尘回收处理系统" 采用三级过滤技术,将粉尘排放浓度降至 5mg/m³,远低于国家标准 20mg/m³;"煤炭智能化节能生产环保系统" 通过能耗预测模型,使综合能耗下降 28%。这些技术不仅提升了企业竞争力,更推动行业平均生产效率提高 15%。在研发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技术难题,如过滤效率、设备稳定性、不断调整模型参数等。但他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不断探索的精神,最终成功攻克了这些难题。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黑石能源的竞争力,更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在晋能控股煤与煤层气共采实验室,张治国的 "炼焦精煤加工智能控制系统" 让煤层气资源回收率提升 18%,这一成果的取得,不仅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为我国煤层气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该项目荣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对张治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又一高度认可。在潞安化工 400 万吨煤间接液化项目中,他的环保技术使能耗降低 16%、排放减少 22%,助力项目摘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充分展示了黑石能源在环保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张治国强调"技术创新不是空中楼阁,必须解决行业痛点。" ,他的每项技术都经过至少三年的现场验证,确保技术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行业影响:从区域标杆到国际舞台
目前,张治国的技术授权版图已覆盖山东能源、英利集团等诸多领军企业,应用于同瀛热电、西上庄低热值煤电厂等国家级项目。在通榆县 500MW 风电场项目中,他的智能运维系统使设备故障率下降 63%,项目成为 "绿色能源示范工程"。这些成果让黑石能源获得 "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煤炭行业优质工程 "等荣誉,张治国本人也获评" 科技创新先锋人物 "。
更值得关注的是他对行业标准的推动。 他说,"我们希望通过技术输出,让更多企业共享创新成果。"
未来展望:在双碳赛道上领跑
面对 "双碳" 目标,张治国展现出战略远见。他透露,黑石能源正研发 "煤系固废碳封存技术",这项技术能将固废中的碳永久封存,封存效率是传统方式的 3 倍。" 如果这一技术能够成功推广应用,将为我国实现 “双碳” 目标提供有力支撑。目前,团队正在进行紧张的研发和试验工作,争取早日实现技术突破。同时他也在带领团队探索 "光伏 + 煤炭" 综合利用模式,这种模式旨在将光伏发电与煤炭生产相结合,充分利用矿区的土地资源,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减排目标。据初步估算,该模式有望助力矿区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 20 万吨。
"煤炭行业的未来不是淘汰,而是升级。" 张治国认为,智能化和绿色化是必由之路。张治国在十余年间,用技术创新完成了个人和企业的蜕变。在煤炭行业深度调整期,他的故事为传统能源企业转型提供了生动样本 —— 以技术为锚,以创新为帆,方能在时代浪潮中破浪前行。未来,这位煤炭智能先锋还将继续书写行业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