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听障学生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3-13
/ 2

情境教学法在听障学生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李燕

四川省攀枝花市特殊教育学校           617000

摘要:随着特殊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听障学生语文教学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以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及方法论为指导的教学方法,在听障学生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本文旨在探讨情境教学法在听障学生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其特点、实施策略及效果,以期为听障学生语文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听障学生;低年级;语文教学

一、引言

低年级听障学生由于听觉障碍,在语文学习中面临诸多挑战。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往往侧重于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情感体验的激发。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在真实或模拟的环境中学习和实践,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情境教学法的特点

1.审美性:情境创设注重审美,使学生能够在美的环境中学习,提升审美素养。

2.开放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主动性,培养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形象性:通过具体、形象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知识,增强记忆效果。

4.教育性:不仅关注知识传授,更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和道德教育,实现全面发展。

三、情境教学法在听障学生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结合课文内容,创设生动情境

1.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情境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通过表演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例如,在学习《比尾巴》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猴子、兔子、松鼠等小动物角色。学生们可以模仿动物的动作,用表情和肢体语言展现出猴子机灵好动、兔子温顺可爱、松鼠活泼跳跃的特点。在表演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能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在互动中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如何与他人协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

2.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听障学生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来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例如,在讲解《皮球浮上来了》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皮球落入水中,然后慢慢浮上来的动画视频,配上轻快或略带悬念的背景音乐,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童趣的场景之中。真切地感受到皮球在水中浮沉的过程,以及文中人物心情的变化。这种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弥补他们听觉上的缺失,使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3.生活化情境

语文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听障学生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文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创设生活化情境。例如,在学习《操场上》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操场上玩耍的场景,如跑步、跳绳、踢毽子等。然后,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操场上的快乐经历,讲述自己最喜欢玩的游戏和其中的趣事。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将课文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增强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二)利用手语优势,创设沟通情境

听障学生学生主要依靠视觉来获取信息,手语是他们重要的沟通工具。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手语的优势,创设具有沟通意义的情境。例如,在学习《日月水火》新词语时,教师可以通过手语将词语的含义直观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用手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自信心。

(三)注重情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在听障学生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学习《青蛙写诗》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青蛙在雨中呱呱叫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雨天的宁静和青蛙的欢快。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写诗的象征意义,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力,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找到乐趣,爱上这门充满魅力的学科。

四、情境教学法在听障学生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一)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在真实或模拟的环境中学习和实践语文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够提高他们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例如,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学生需要通过表演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同时,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和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文字所描绘的美景和情感,从而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情感理解能力。

(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情境教学法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学习兴趣。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学生能够更加投入地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以学习《江河湖海》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情境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播放一段江河湖海的壮丽景色视频,让学生仿佛亲身游历于这些自然奇观之中。视频中,江河奔腾不息,湖水宁静如镜,海浪汹涌澎湃,这些画面能够深深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分别扮演江河、湖泊和海洋的“代言人”。学生们可以用手语和肢体语言,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讲述”江河湖海的故事,表达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魅力。这样的角色扮演活动,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够让他们在表演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此外,教师还可以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将课文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去过哪些地方游玩,有没有见过江河湖海,当时有什么感受。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包括手语)来描述这些经历,分享自己的感受。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学生将语文学习与自己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实用性和价值,从而更加珍惜和热爱这门学科。

五、结论与展望

情境教学法在听障学生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然而,情境教学法在听障学生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来创设适合的情境?如何平衡情境教学与知识传授的关系?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解决。未来,随着特殊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情境教学法在听障学生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需要给予特殊教育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为听障学生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条件。

参考文献:

[1]王琳.浅谈在特殊教育学校的生活语文课堂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策略.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03)

[2]章小霞.浅谈情境教学法在聋校低年级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新课程(上),2016(10)

[3]胡玉红.情境教学法在聋校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陕西教育(教学版),20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