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发展中的园林绿化设计趋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3-13
/ 2

现代城市发展中的园林绿化设计趋势

于兴菊

370921198404175722

摘要:在现代城市的蓬勃发展进程中,园林绿化设计呈现出诸多崭新趋势,深刻影响着城市空间品质与生态环境。本文聚焦现代城市发展中的园林绿化设计趋势,深入探讨生态化、智能化、人性化三大核心趋势。生态化趋势强调构建可持续生态系统,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及生态修复,提升城市生态质量;智能化趋势借助前沿科技,实现从规划设计到养护管理的智能化,提高效率与精准度;人性化趋势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在功能布局、空间体验及文化融入上精心雕琢,增强园林的亲和力与归属感。这些趋势相互交织,为城市打造更绿色、智慧、宜居的园林环境,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现代城市;园林绿化设计;生态化;智能化;人性化

一、引言

现代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汇聚之地,见证着经济的繁荣、科技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变迁。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张、人口持续集聚的同时,诸多问题逐渐浮现,如热岛效应加剧、空气质量下降、生态空间被压缩等。园林绿化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愈发凸显。从传统的美化点缀,到如今承担起改善生态、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传承地域文化等多重使命,园林绿化设计正经历着深刻变革。探索现代城市发展中的园林绿化设计趋势,对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平衡生态与发展关系、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生态化设计趋势

2.1生物多样性促进与保护

在现代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生物多样性的促进与保护成为关键要点。设计师摒弃以往单一物种主导的配置方式,积极引入丰富多样的本土植物。本土植物历经长期自然选择,对当地气候、土壤、水文等环境条件具有良好适应性,能够有效降低养护成本,减少病虫害侵袭。通过构建乔、灌、草多层次复合植被结构,模拟自然生态群落,为鸟类、昆虫、小型哺乳动物等多种生物提供食物来源与栖息场所。例如,在城市公园设计中,合理搭配高大乔木如国槐、白蜡,中层灌木如丁香、连翘,下层地被植物如麦冬、鸢尾等,形成错落有致的植被景观,增加空间异质性,吸引各类生物栖息繁衍,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自我修复能力,促进城市生态的良性循环。

2.2可持续水资源管理

面对日益严峻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园林绿化设计在水资源利用方面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成为园林标配,通过设置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蓄水池等设施,高效收集城市降雨。收集的雨水经简单净化处理后,用于园林灌溉、景观水体补水等环节。同时,大力推广节水型灌溉技术,如滴灌、微喷灌等,依据植物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特性精准供水,避免水资源浪费。此外,精心规划园林水系,打造生态驳岸,利用水生植物、微生物等自然净化能力,促进水体循环与自净,减少对外部清洁水源的依赖,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园林景观用水的可持续性。

2.3生态修复与重建

城市发展进程中,部分区域生态遭受破坏,园林绿化设计肩负起生态修复与重建的重任。在废弃工业用地、受损山体、退化湿地等区域,通过土壤改良、植被恢复、水系整治等综合措施,逐步重建生态系统。利用耐污染、适应性强的先锋植物,对受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净化;针对受损山体,采用挂网喷播、植被护坡等技术手段,恢复山体植被覆盖,防止水土流失。在生态修复过程中,巧妙融入景观设计理念,将原本破败荒芜的区域转化为兼具生态功能与观赏价值的城市绿地,实现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的双赢,推动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与完善。

三、智能化设计趋势

3.1智能规划设计辅助技术应用

在园林绿化设计的前期阶段,智能规划设计辅助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能够全面采集、整合城市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现状、水文条件等地理数据,并以直观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帮助设计师精准把握场地特征。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专注于园林景观的三维建模,从整体布局到细节构造,如园林建筑、小品设施等,都能进行精确模拟。借助这些技术,设计师可以构建多种设计方案,并通过模拟不同植物配置下的生长效果、光照通风状况、空间利用效率等,依据科学数据对比分析,制定出最优设计方案,大幅提高设计的科学性与效率,减少后期施工变更成本。

3.2智能监测与管理系统构建

园林建成后的管理维护至关重要,智能监测与管理系统应运而生。各类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园林各个角落,土壤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水分含量,为精准灌溉提供数据依据;温湿度传感器时刻掌握环境温湿度变化,保障植物生长在适宜区间;空气质量传感器监测园林内空气质量指标,如颗粒物浓度、有害气体含量等。这些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数据实时传输至管理平台,管理者通过平台可远程监控园林运行状态,及时发现病虫害发生迹象、设施设备故障等问题,并迅速采取应对措施。例如,当系统监测到植物叶片出现异常颜色或形态变化时,自动预警提示可能存在的病虫害,管理者能够及时安排防治工作,提升园林管理的及时性与精准性,降低养护成本,确保园林景观始终保持良好状态。

四、人性化设计趋势

4.1满足多元功能需求

现代城市居民对园林的功能需求日益多元化,园林绿化设计充分考虑这一特点,打造多功能融合的园林空间。在公园设计中,除传统的观赏区域外,增设健身步道、儿童游乐区、老年活动中心等功能分区。健身步道配备专业健身设施,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锻炼需求;儿童游乐区设置安全、有趣的游乐设施,激发儿童的探索欲与创造力;老年活动中心提供休闲座椅、棋牌桌等,为老年人社交娱乐创造条件。此外,还规划野餐区、露天剧场等空间,满足居民聚会、文化活动等需求,使园林成为满足居民多元生活需求的综合性公共空间。

4.2优化空间布局与可达性

人性化的园林绿化设计注重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与可达性。在选址上,充分考虑居民分布情况,确保园林能够覆盖更多人群,方便居民前往。在内部空间布局上,遵循人体工程学原理,合理规划道路宽度、坡度与走向,设置清晰明确的标识系统,使游客能够轻松找到目的地。增加无障碍设施,如无障碍通道、轮椅专用停车位、无障碍卫生间等,保障残障人士、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能够平等享受园林资源。同时,注重园林空间的开放性与连贯性,避免出现封闭、孤立的区域,促进不同功能区之间的有机联系,为游客营造舒适、便捷的游览环境。

五、总结

现代城市发展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正朝着生态化、智能化、人性化的方向大步迈进。生态化设计致力于构建健康、可持续的城市生态系统,从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到生态修复,全方位提升城市生态品质;智能化设计借助前沿科技,实现从规划设计到监测管理再到游客体验的智能化升级,提高园林建设与管理效率;人性化设计则始终以居民需求为核心,在功能设置、空间布局、文化融入等方面精心雕琢,打造舒适、便捷、富有情感内涵的园林空间。这些趋势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园林绿化设计不断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映建.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4.

[2]姜磊.探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9,000(2019年36期):211.

[3]张静,张晓,赵石梁,等.城市景观园林设计发展趋势及对策[J].现代农村科技,20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