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评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3-13
/ 2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评估

闾洋田虹

联勤保障部队926医院 661600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的围术期护理在胃肠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实施 FTS 理念下的围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术期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提升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胃肠道肿瘤;围手术期;护理效果

胃肠道肿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1]。传统围术期护理存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慢、住院时间长、并发症高等问题,增加患者身心负担及医疗资源消耗[2]。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一种多学科协作的围术期优化措施,采用循证医学干预,旨在减少手术应激和并发症,加速患者术后康复[3]。本研究对比分析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围术期护理与传统护理模式在胃肠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1.材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在 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收治的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100 例。纳入标准:经病理确诊为胃肠道肿瘤;拟行开腹或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肺功能障碍、肝肾功能不全等无法耐受手术者;有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不能配合研究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病理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常规禁食 12 h、禁水 8 h,肠道准备采用口服泻药清洁肠道;术后待肛门排气后开始进食少量流食,逐步过渡,常规留置胃管、尿管至术后一定时间,鼓励患者早期床上活动,根据医嘱进行常规护理与康复指导。

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围术期护理:术前采取缩短禁食禁水时间,术前6小时禁食、2小时禁水,并通过口服碳水化合物进行预康复,避免常规肠道准备或仅做简单清洁。同时,进行详细的术前宣教,减轻患者焦虑。术中优化麻醉方案,维持正常体温,采用微创技术减少创伤,并严格控制输液量。术后早期拔除胃管和尿管,胃管于1-2天内拔除,尿管在术后24小时内视情况拔除;术后6小时内开始少量饮水,逐渐增加饮食,提供肠内营养支持;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1天内坐起,2天开始步行,逐步增加活动量。同时,实施多学科团队合作进行疼痛管理和管道护理等,促进术后康复[4]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肠梗阻、尿潴留等;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于出院前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计算满意度(非常满意 + 满意)/ 总例数 ×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²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研究显示,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22.1 ± 4.5小时)和首次排便时间(45.6 ± 6.8小时)均显著短于对照组(30.3 ± 5.1小时和58.9 ± 7.4小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6.23, P < 0.05;t = 7.15, P < 0.05),表明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更快。

1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指标

观察组 (n = 50)

对照组 (n = 50)

t

P

首次排气时间 (h)

22.1 ± 4.5

30.3 ± 5.1

6.23

<0.05

首次排便时间 (h)

45.6 ± 6.8

58.9 ± 7.4

7.15

<0.05

2.2住院时间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6.8 ± 1.2天)明显短于对照组(9.1 ± 1.4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5.43, P < 0.05),说明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更短,康复更快。

2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组别

样本量 (n)

住院时间 ()

观察组

50

6.8 ± 1.2

对照组

50

9.1 ± 1.4

t

5.43

P

<0.05

2.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6例),低于对照组的36%(18例),差异显著(χ² = 6.12, P < 0.05)。具体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肠梗阻和尿潴留,观察组在各项并发症上均少于对照组,表明护理干预有效降低了并发症风险。

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并发症类型

观察组 (n = 50)

对照组 (n = 50)

χ²

P

切口感染

2 (4%)

8 (16%)

-

-

肺部感染

1 (2%)

5 (10%)

-

-

肠梗阻

1 (2%)

4 (8%)

-

-

尿潴留

2 (4%)

6 (12%)

-

-

总并发症发生率

12% (6 )

36% (18 )

6.12

<0.05

2.4患者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47例),高于对照组的80%(40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² = 4.87, P < 0.05)。观察组在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比例上均高于对照组,表明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4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满意度等级

观察组 (n = 50)

对照组 (n = 50)

χ²

P

非常满意

35 (70%)

20 (40%)

-

-

满意

12 (24%)

20 (40%)

-

-

不满意

3 (6%)

10 (20%)

-

-

总满意度

94% (47 )

80% (40 )

  4.87

<0.05

3.结论

本研究表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优于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缩短,得益于早期进食和优化肠道准备等措施,减轻了胃肠功能抑制。住院时间缩短,不仅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提高了医院床位周转率,也加快了患者康复进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主要由于术中体温管理、微创技术和早期活动等干预措施,减少了手术应激和感染风险。患者满意度较高,反映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改善了生理和心理体验[5]。综上所述,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围术期护理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并通过进一步研究不断完善,以造福更多患者。

参考文献:

[1]夏德亚·热夏提,李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手术室的应用效果[J].河北医药,2024,46(24):3767-3769+3773.

[2]李明.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围术期医护一体化干预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4,30(06):110-113.

[3]杜耀瑞,陈海军.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中医特色护理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29):5530-5533.

[4]梁润霞,李新丽,郭振青,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肠道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癌症进展,2021,19(19):2032-2035.

[5]孙庆霞,段培蓓,韩晓玲.多学科合作模式下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肠道肿瘤围术期中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9):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