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六医院 661600
【摘要】目的:进行延续性护理在肝癌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生活质量改善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择2023年5月-2024年12月收治的肝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就诊单的单双号分组,将单号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将双号4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延续性护理。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应用于肝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可能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肝癌肝部分切除术;延续性护理;生活质量
肝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在我国,肝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胃癌、食管癌,位居第四,但其死亡率却位居第二[1]。肝部分切除术是治疗早期肝癌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清除肿瘤组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然而,手术对患者机体造成较大创伤,术后患者常伴有疼痛、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此外,肝癌患者术后还可能面临复发和转移的风险,进一步影响其预后和生活质量[2-3]。延续性护理作为一种新兴的护理模式,旨在通过医院、社区和家庭的无缝衔接,为患者提供连续性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术后生活,提高生活质量[4]。近年来,延续性护理在肿瘤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但在肝癌患者中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延续性护理在肝癌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生活质量改善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选择2023年5月-2024年12月收治的肝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就诊单的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单号、40例)及观察组(双号、40例),其中观察组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观察组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1)纳入标准①患者均首次接受肝癌肝部分切除术;②患者术后病情平稳、意识清楚;③患者自愿加入研究,同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精神障碍及认知受损患者;②术后出现难以控制的肝外感染患者;③伴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肢体瘫痪等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健康宣教,饮食指导,告知手术流程、禁忌事项等,保证病房环境卫生等,术中保证患者体温在37°左右,避免出现低体温现象,术后密切监控患者各项生命体征,遵医嘱用药并告知患者药物用法用量、作用及不良反应等[5-6]。
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延续性护理,具体如下。
(1)个性化健康指导:在住院期间,针对肝癌患者的合并诊断,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提供多种形式的个性化健康指导,包括健康处方、健康教育手册、视频微讲堂等。此外,进行活动指导:患者回普通病房后,将床头抬高30°左右,保持低坡半卧位,减少手术切口张力,缓解疼痛、预防感染;指导患者活动上肢,完成握拳、手肘抬高等动作,10min/次,2次/d;引导患者进行床上早期活动,包括上肢伸展、下肢屈曲等;协助患者完成床旁站立、下床行走等活动,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可鼓励患者在病区内、楼道等地方散步。松弛训练:通过播放舒缓音乐的方式引导患者进行深思、冥想,协助患者完成紧张情绪的释放,次训练30min/次,1次/d。干预1个月[7-8]。
(2)指导患者自我观察:制作肝肿瘤患者随访评估手册,内容包含生命体征、出入液量评估、重点生化指标、各系统症状等。手册详细描述各指标的正常范围和临床意义,帮助患者及时发现自身的异常情况。
(3)定期电话访视:出院后根据延续性护理指导计划每周进行电话访视,并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和实际需求调整访视频率,进行为期6个月的电话随访干预。访视内容包括询问患者的身体状况、服药情况、进食情况、留置管道情况、心理状态等,指导患者正确应对[9]。
(4)搭建护患沟通平台:设立咨询热线电话,方便患者随时联系医护人员。创建科室微信公众号,内设科普知识、延续性护理服务、门诊预约三个功能栏目。公众号科普文章由科室医护人员撰写,使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图文并茂地介绍肝脏疾病诊疗、护理、康复知识。
(5)家庭访视:对于需要特别关注的患者,如独居、缺乏社会支持、病情复杂的患者,进行家庭访视。访视内容包括评估患者的居家环境、提供康复指导、心理支持等。家庭访视可以与电话随访相结合,确保患者在出院后得到持续的护理支持。此外,通过心理评估工具对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估,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干预。包括心理疏导、情绪管理、正念训练等,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计量资料则以(x±s)表示。另外,采用t值和χ
2检验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分析。在P<0.05的情况下,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x±s,分)
组别 | n | 物质生活 | 心理功能 | 躯体功能 | 社会功能 |
对照组 | 40 | 85.56±2.98 | 84.15±2.79 | 82.19±3.99 | 86.49±3.22 |
观察组 | 40 | 93.68±3.76 | 90.42±3.46 | 93.32±3.10 | 94.81±3.77 |
t值 | 11.789 | 7.462 | 7.341 | 8.470 | |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2.2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中不满意有2例,对照组中不满意有10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明显优于对照组(75%)(P<0.05)。
3讨论
肝癌肝部分切除术手术是一种创伤性较大的手术,且患者身心均处于应激状态,术后不仅面临身体与功能的改变,还面临着生活、社会适应等各方面难题,给患者带来较大身心影响,易使患者出现诸多的负性情绪,不利于患者康复。因此,对肝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心理健康的干预不容忽视[10-11]。以往采用的常规护理模式缺乏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未能有效关注,可能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发生不配合治疗的情况,影响围术期的处理,增加治疗与护理难度,且易引发相关并发症,最终导致手术失败。延续性护理在肝癌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生活质量改善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个性化健康指导、自我观察指导、定期电话访视、护患沟通平台的搭建和心理干预等多方面的延续性护理措施,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和非计划再入院率,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因此,延续性护理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以更好地满足肝癌患者术后康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翟咪咪,李利,周颖霞,等.基于移动医疗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应用于肝移植术后患者的效果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5):5.
[2]孙巧琳,臧爽,徐阳.基于互联网平台对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的延续性护理实践[J].介入放射学杂志,2020,29(7):4.
[3]陈宜兰.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在2型糖尿病合并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生活质量影响[J].2024(1):232-234.
[4]林晓霞,黎琼,何龙光,等.基于团体治疗的延续性护理在老年肝癌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6):3.
[5]林明花.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的影响[J].婚育与健康,2022.
[6]卢爽.延续护理对早期原发性肝癌术后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健康养生,2020.
[7]沈洁,刘辉.多学科协作延续性护理对肝癌手术患者癌因性疲乏及自护能力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010):020.
[8]姚悦.延续性护理在老年慢性乙肝患者保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D].锦州医科大学,2019.
[9]柳淑美,王景凤,于平川,等.原发性肝癌患者微波消融术后的延续性护理[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10):2.
[10]宋彩云.延续性护理在肝癌合并糖尿病TACE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12):2.
[11]护理.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在中青年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D].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