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在青少年脊柱侧弯患者术后脊柱功能恢复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3-13
/ 2

延续性护理在青少年脊柱侧弯患者术后脊柱功能恢复中的作用

秦萍干葵

桂林联勤保障部队第920医院 650000

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青少年脊柱侧弯患者术后脊柱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青少年脊柱侧弯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脊柱功能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脊柱功能恢复相关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有效促进青少年脊柱侧弯患者术后脊柱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风险,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青少年脊柱侧弯;脊柱功能恢复

青少年脊柱侧弯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畸形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体态外观,还可能对心肺功能、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与生长发育[1]。手术治疗是纠正脊柱侧弯的重要手段,但术后康复过程漫长,需要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2]。传统的住院护理模式在患者出院后难以持续提供专业的康复指导与监督,而延续性护理能够弥补这一不足,将护理服务从医院延伸至家庭,为患者提供连贯、全面的康复支持[3-4]。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延续性护理在青少年脊柱侧弯患者术后脊柱功能恢复中的具体作用,以期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6月在我院接受脊柱侧弯手术治疗的青少年患者50例,年龄 12-18 岁,平均(15.2±1.8)岁。纳入标准:确诊为特发性脊柱侧弯,行后路脊柱融合内固定术;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能配合完成随访。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神经系统疾病、精神障碍等无法配合康复护理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25例。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出院时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包括伤口护理、饮食建议、康复锻炼基本动作讲解等,告知患者定期复诊时间,发放康复宣传手册。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为加强脊柱外科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成立了由脊柱外科医生、康复治疗师、护士长及经验丰富护士组成的小组,负责出院后的全程护理跟踪。在患者出院前2-3天,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脊柱功能、疼痛、心理状态等,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

出院后,护理小组通过定期随访保障患者康复。第1周通过电话随访,关注伤口愈合和居家锻炼情况;第2周起,每周进行视频随访,在线指导康复动作,观察脊柱活动度;每月安排上门家访,进行脊柱功能评估,调整护理方案。

为应对患者的心理问题,特别是佩戴支具和身体外观变化引发的焦虑情绪,提供线上心理支持,分享康复成功案例,增强患者信心。

此外,建立康复交流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定期推送康复知识、饮食建议和治疗进展,患者和家属可以在群内交流经验,医护人员及时解答疑问,进一步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1.3观察指标

(1)脊柱功能恢复指标:术后 3 个月、6 个月分别测量两组患者的脊柱 Cobb 角、身高变化,评估脊柱矫正维持情况;采用脊柱功能障碍指数(ODI)问卷评估患者脊柱功能受限程度,分值越低功能越好。

(2)并发症发生率:统计两组患者术后 6 个月内切口感染、内固定物松动、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例数。

(3)生活质量评分:采用青少年生活质量量表在术后 6 个月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维度,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²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脊柱功能恢复指标

术后3个月,观察组脊柱Cobb角、身高变化以及ODI问卷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Cobb角、身高变化进一步改善,ODI问卷评分降至10.5分±2.6分,差异更显著(P < 0.05),表明观察组脊柱功能恢复更佳。

1两组患者脊柱功能恢复指标比较

时间点

指标

观察组 (n = 25)

对照组 (n = 25)

统计量 (t)

P

术后3个月

脊柱 Cobb (°)

12.5 ± 2.1

15.8 ± 2.8

5.32

<0.05

身高变化 (cm)

3.2 ± 0.8

2.1 ± 0.6

6.15

<0.05

ODI 问卷评分

15.2 ± 3.5

20.8 ± 4.2

6.83

<0.05

术后6个月

脊柱 Cobb (°)

10.2 ± 1.8

13.6 ± 2.3

7.28

<0.05

身高变化 (cm)

4.5 ± 1.0

3.0 ± 0.7

7.92

<0.05

ODI 问卷评分

10.5 ± 2.6

16.3 ± 3.8

8.15

<0.05

2.2并发症发生率

术后6个月内,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3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 = 4.39, P < 0.05)。观察组主要并发症为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2例,而对照组包括切口感染3例、内固定物松动2例、肺部感染5例,显示观察组并发症控制更有效。

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组别

样本量 (n)

并发症发生例数

并发症发生率 (%)

统计量 (χ²)

P

观察组

25

3

12.0

4.39

<0.05

对照组

25

10

40.0

2.3生活质量评分

术后6个月,观察组在青少年生活质量量表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维度评分分别为85.2分±6.5分、80.5分±5.8分和82.8分±6.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表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更明显。

3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维度

观察组 (n = 25)

对照组 (n = 25)

统计量 (t)

P

生理功能

85.2 ± 6.5

72.3 ± 7.2

7.64

<0.05

心理功能

80.5 ± 5.8

68.2 ± 6.3

8.31

<0.05

社会功能

82.8 ± 6.2

70.1 ± 7.0

7.98

<0.05

3.结论

本研究表明,延续性护理在青少年脊柱侧弯患者术后脊柱功能恢复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专业护理小组、个性化评估与计划、多形式随访、心理支持及康复交流平台等措施,观察组患者在脊柱矫正、功能恢复、并发症预防及生活质量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延续性护理解决了出院后康复护理的断层问题,确保患者在居家环境中获得规范、专业的指导,提升康复依从性,促进脊柱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5]。因此,青少年脊柱侧弯患者术后管理中应推广延续性护理模式,保障患者健康成长。未来可进一步优化护理方案,扩展应用范围,为脊柱侧弯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参考文献:

[1]李苗秀,朱博文,孔令军,等.青少年脊柱侧弯保守治疗临床评估工具研究进展[J/OL].中国全科医学,1-11[2025-01-12]

[2]陈小燕,陈燕娜,谢碧燕,等.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全科护理,2024,22(16):3158-3161.

[3]王千.延续性护理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4,40(36):122-124.

[4]叶小龙,张语暄,富荣昌,等.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三维有限元模态分析[J/OL].中国组织工程研究,1-8[2025-01-12].

[5]黄芸芳,陈娴静,黄志芳.6S护理管理模式预防青少年脊柱侧弯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3,14(19):186-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