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津城建大学 天津市 邮编300384
摘要:基于数智时代背景下,探索敦煌文化创意产品的数字化设计思路以及创新性转化路径,成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议题。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梳理敦煌艺术表现形式,分析归纳了敦煌文创产品设计现状及面临的痛点,提出从文化层面、体验层面、推广层三个维度探讨数字化设计思路和创新路径。首先,在文化层面挖掘敦煌文化内核迎合当代语境,以促进文化内涵新生;其次,在推广层面,构建敦煌品牌形象体系提高品牌识别性,以营造高品质文创产品,提升敦煌品牌影响力;最后,在体验层面,借助数智技术推动媒介的跨界融合,通过数字技术的引擎作用,实现敦煌文化符号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
关键词:敦煌文化;非遗文创;数字化;传播路径
中图法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J218.3;TB472
Research on the Digital Design and Communication Pathways of Dunhuang Cultural Creative Products from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erspective
NAMESonghuimin1
1.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 School of Urban Art,Tianjin 3000384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telligent digital age, exploring the digital design concepts and innovative transformation pathways for Dunhuang cultural creative product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This paper employs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case analysis to examine the artistic expressions of Dunhuang, summarizing the current design status and challenges of Dunhuang cultural creative products. It proposes a discussion of digital design concepts and innovative pathways from three dimensions: cultural, experiential, and promotional. First, at the cultural level, the core elements of Dunhuang culture are excavated to meet contemporary contexts, promoting the rejuvenation of cultural connotations. Second, at the promotional level, a Dunhuang brand image system is constructed to enhance brand recognition, creating high-quality cultural products and increas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Dunhuang brand. Finally, at the experiential level, digital technologies are utilized to promote cross-media integration, using the engine of digital technologies to achieve the inheritance, protectio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Dunhuang cultural symbols, thus giving new vitality to traditional culture.
Keywords Dunhuang cultur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igitalization; communication pathways
[键入文字]
引言
文化创意产品是具有文化内涵和创意性的产品其核心在于以产品为载体,将文化进行创新性地转化,进而丰富消费者的精神需求。伴随着新技术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创新驱动力度的加大,数字化文创设计应运而生,数字文创产品结合数字技术和文化元素,以更直观丰富和互动的方式呈现文化创意,满足消费者沉浸式的文化需求。数字化、体验化、场景化、品牌化已然成为新时代文创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
2019年8月19日,近平总书记赴敦煌研究院发表讲话称,敦煌文化的灿烂与独特来源与优秀域外文明的互融共生,敦煌文创的设计创新是对其开放性和包容性的传承与发扬[1]。敦煌文创产品作为敦煌文化的重要精神载体,将敦煌艺术的精神意涵进行更为大众化的诠释,在数智化时代背景下,敦煌文化创意产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对其进行数字化设计,使得敦煌文化从“火”起来到“活”起来,亟待斟酌考虑。本文基于数智化时代背景下,结合实践案例,探讨敦煌文创产品的数字化设计新路径,满足新时代文创产品消费者多元化需求,助力敦煌文化的活态传承与可持续发展。
1敦煌艺术表现形式
敦煌文化自古以来以其悠久的历史、完好的保存状况和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据了独特的地位。敦煌莫高窟保存了从 4到 14 世纪的洞窟 735个,彩塑 3000余身,壁画4.5万平方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艺术宝库和历史画卷,经过历史沉淀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特色(见图1)。多年来,学术界对敦煌文化艺术的研究成果丰硕,且不断深化对其多维度的探索。段文杰先生在早期壁画风格的研究中,将敦煌艺术风格归纳为五大类:时代风格、民族风格、西域风格、本土风格和中原风格,为敦煌艺术的多元化特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李翔宇等学者则从流行风格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流行文化在敦煌文创产品中的传播效应,揭示了敦煌艺术在当代社会中的文化再创造潜力。丁峰等学者更是从新语境下的艺术价值再现出发,关注敦煌文创产品如何在现代设计中融入青年群体的生活方式,提出了契合当代审美的设计策略,旨在激发敦煌艺术在文创产业中的深度潜能。敦煌文化所蕴含的世俗审美、文学艺术、意识形态和哲学观念,成为当代设计师不断汲取灵感的源泉。在这一背景下,文创产品不仅应承担起敦煌文化传承的使命,更要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相契合。通过融合多元化的设计思维,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文创产品能够在保持敦煌文化独特魅力的基础上,创造出符合当代大众需求的文化精品。在数字化时代,敦煌文化的现代性传达尤为重要,数字技术的介入为敦煌文创产品的设计提供了崭新的路径,促进了敦煌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性表达和传播。
图1 敦煌壁画样本梳理
2敦煌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现状
2.1敦煌文创设计成为热潮
文化创意产品是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创新创意的商品,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创新性转化,将传统文化赋予新的表达形式,从而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众多文化IP中,故宫博物院和敦煌博物院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创新力,成功进入了“文创时代”,成为行业典范。2016年,敦煌研究院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文化文物单位以及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研究院以弘扬敦煌文化、讲好“中华故事”、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为目标,以品牌价值建设为途径,积极研发敦煌系列文创产品[2],广泛吸纳敦煌艺术中的经典元素,如人物画、经变画、古典纹样等,通过现代化转译赋予其新的生命形式。这些产品不仅在视觉上呈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借助数字技术打破了传统艺术表现的局限,拓展了敦煌艺术的传播途径。数字敦煌的开发,正是借助现代设计理念与创新的数字技术,赋予敦煌艺术新的发展空间,推动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转型与创新。借助高新技术,传统文创产品的创新应用弥补了传统传承方式的局限性,释放了文化遗产的巨大潜力[3]。在技术革新的推动下,敦煌文创产业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图2敦煌品牌系列案例归纳表
2.2敦煌文创产业的三种发展模式
目前以敦煌文化为依托的文创产业主要途径有三种(见图3):一是通过在实体+线上店铺具体售卖的旅游文创产品;二是与其他品牌合作推出的联名文创产品;三是结合新兴数字技术推出的虚拟文创产品,这三种文创推广形式辐射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以结合新兴数字技术开发的虚拟文创产品是近年来文创市场导向下的热点。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创新设计具有极大的潜力,人们对优秀数字文创产品的需求日益提高,新时代的青年更加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审美趣味的提升,基于传统文化的数字文创产品成为了全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4]。大家所熟知的灵动佛像、飞天人物形象、舞动伎乐人物形象、善良正义九色鹿形象以及美轮美奂纹样图案等壁画元素所设计出的衍生文创产品,如日常生活用品、出版品、纪念品、装饰品、体验型产品、数字藏品以及电子周边产品等。这些数字文创产品在提升艺术价值、品牌价值、收藏价值方面发挥不可替代作用,刺激消费者尤其是追求个性、沉浸式体验和审美需求的年轻消费群体,将思维之虚转向产品之实,满足新时代多元化需求。
图3敦煌文创产品模式框架图
2.3敦煌文创产业的发展模式
尽管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敦煌文创市场呈现出蓬勃增长的趋势,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而言,存在以下几方面的挑战:
(1)文创产品文化内核挖掘不足。敦煌艺术和文化资源极为丰富,涵盖了壁画、佛像、石刻、经文、装饰纹样等多个文化元素。然而,目前多数敦煌文创产品主要依托敦煌壁画这一文化符号进行创作,其他如佛像、经文、装饰纹样等文化元素的挖掘和转化相对较少。部分文创产品往往仅停留在表面化的符号呈现,未能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意象。在文创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常常出现
“文化传递失真”、“文化挖掘不当”以及“设计生产失精”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敦煌文创产品的独特性逐渐消失,产品与普通文化商品相混同,从而削弱了其文化表达的深度与力度。因此,敦煌文创品牌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
(2)文创品牌体系建设尚不完善。通过调研发现,敦煌文创品牌在体系建设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首先,文创产品的精细化分类较为模糊,目标群体和市场定位不够清晰明确,导致品牌推广效果有限。其次,文创产品的重复性较高(见图2),产品系列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明显不足,难以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再次,文创产品的品牌识别性较弱,尤其是在敦煌地理位置偏远的背景下,文创推广的辐射范围受限,进一步影响了品牌形象的传播。最终,这些问题导致敦煌文创产品的市场销售未能实现较大突破。
(3)情感体验环节薄弱,数字文创亟需开发。当前,敦煌文创产品大多以二维形式进行转化,消费者主要通过视觉感知来接触文创产品。然而,由于缺乏沉浸式的互动体验,用户与文物之间的连接较为单向,被动的视觉体验限制了文化的深度传递。体验消费的忽视,使得文创产品的价值转化难以充分实现。在新的文化消费环境下,文创设计亟需与时俱进,探索出更加丰富的形式,尤其是数字文创产品的开发路径尚待进一步拓展,以满足现代消费者对互动性和沉浸感的需求。
图4敦煌文创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发展路径
3敦煌文创产品设计与传播路径分析
3.1文化层面:挖掘敦煌文化内核迎合当代语境
文创产品不仅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传统文化得以重生与延续的重要形式。在文化层面上,敦煌文创应立足于地域文化,以文化为内核,突出对文化符号与文化内涵的深层次挖掘,并结合新时代功能需求、消费需求以及审美需求,以设计在传统文化与消费者之间建立“桥梁”,最终实现文化的转译。如何准确的挖掘敦煌文脉符号并进行转译?一方面是文化符号的形态塑造。将择取的文化符号加以创意设计,通过艺术价值进行创意加值,将原始的文化元素经符号转化后赋予一种全新的样貌,让更深层次的内涵以较易理解的方式传达给消费者,通过高度的创意设计蕴含着无限的想象力和趣味性,更易激发消费者的好奇心,产生购买意愿[5]。另一方面需紧跟时代文化。时代文化一定程度上是当下时代语境下不同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的形态映射,具有社会大众性和时效性,而这恰恰是抓住大众消费心理和文创产品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例如故宫文创的“朕知道了”皇帝系列文创,将紫禁城的帝制文化与网络流行语进行适当结合,推出一系列如纸胶带、折扇、冰箱贴等文创产品等,通过适度“玩儿梗”为象征皇权威严的皇城塑造了一个比较“亲民”的形象,将参观者的身份由“仰望者”变成了“参与者”,迅速吸引了一大批年轻消费群体。2022年11月,敦煌壁画盲盒面市,选取敦煌莫高窟、榆林窟中的经典壁画,如千手千眼观音、鹿王本生、降魔变、涅槃变、观无量寿经变、尸毗王本生、水月观音等并在每款盲盒文创中放入敦煌沙粒其目的一是留作纪念,二是是呼吁大众敦煌风沙治理。盲盒文化是当下年轻群体的消费主流,敦煌盲盒文创正是时代流行文化中抓住消费者的求奇和求异心理,同时以“沙粒”为文创产品注入故事,在情感层面引起消费者产生共鸣,最终实现文创产品创新转化。在文创产品时应建立在从分了解消费者不同需求基础之上,敦煌文创产品应将文化符号的深层次挖掘和时代需求相结合,在实用性原则下,将敦煌代表性元素进行现代化转化,以促进敦煌文化内涵新生。
3.2推广层面:构建品牌形象系统提高品牌识别性
文创产品的独特性在于它独有的文化内涵和承载文化符号的功能,但这容易导致一个设计误区,即单纯地将这些文化符号等同于卖点[6],而牺牲适用性的设计,降低产品品牌在消费者心理的好感度。对于消费者来说,敦煌文创产品的核心价值在于其独一无二的文化基因以及区别于其他文创的记忆点。在宣传层面上,敦煌文创产品的落脚点在于将文化属性产品与品牌塑造紧紧结合,通过品牌的视觉形象的构建提高系统识别性,捕捉产品记忆点,发挥敦煌文创品牌影响力。
首先,敦煌文创产品牌形象系统的构建需要精确的定位。通常文创产品是建立在有限的文化资源基础之上的,无法同时满足所有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只有对目标消费人群细分,文创产品开发和设计针对性更强、目标消费群明确,才能确立鲜明的文创风格和精确的市场位置。针对年龄阶段不同、消费需求不同、审美风格不同,开发不同类型的文创产品。例如:敦煌壁画色彩丰富,且具有识别性。制作成儿童填色游戏,在培养审美的基础上,让孩子从小就能区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和艺术;面对青年群体,则进行敦煌色彩DIY文创,根据个人喜好匹配色彩,最后通过服饰、生活日用品、纪念品实物产品等呈现,这个过程不仅使文创产品具有唯一性,同时也能获得良好的体验而进一步吸引年轻群体消费。随着文创消费主力军的年轻化趋势,敦煌文创品牌在挖掘文化核心的基础上,可以融入流行文化,设计出面向年轻群体的品牌风格和文创产品。
其次,敦煌文创品牌形象系统的构建需要建立品牌视觉识别系统。目的是建立一种可知、可视、可感的符号传播系统,提高品牌识别性。提出可以建立敦煌色彩基因库,将色彩体系作为一种敦煌品牌传播符号,更直观的向消费者传递敦煌文创的整体视觉形象,并将这一形象深深烙消费者心中,形成独一无二的敦煌色彩规范。色彩形象便是消费者搜索记忆的线索,使消费者在众多文创类别中选择特定产品的对象,一定程度上具有排他性。
最后,敦煌品牌形象系统的构建需要推广渠道的开发。目前此类文创产品的销售推广渠道以零售商店为主,如敦煌博物馆和线上淘宝旗舰店,由于其地理位置,使得文创产品多以本地推广或者旅游纪念品的形式进行售卖,如此限制了宣传辐射范围。因此,敦煌文创可以与新媒体结合,如微博、抖音、APP小程序等新媒体渠道传播推广,打破传统的时间、地域限制,扩大宣传和销售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营造高品质的品牌形象。
3.3体验层面,数智技术融入推动跨界融合
在当代文化消费背景下,数字文创产品,尤其是基于传统文化的数字文创,逐渐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兴增长点。伴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敦煌文创也在不断呈现新的形态和发展方向,通过数字技术的引领,实现了敦煌文化符号的有效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针对敦煌文创的未来发展,体验层面的创新应从三个核心方向着手:数字文创的开发、沉浸式体验场景的构建以及跨媒介互动性传播,这些途径不仅符合当代文化消费趋势,也为敦煌文创产品的推广和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
第一,数字文创的开发为敦煌文化的创新转化提供了技术保障。大数据、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全息影像、人工智能(AI)以及AIGC等新兴数字技术,作为信息时代的基础性条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以“敦煌诗巾”为例,通过程序化生成模式,该项目将敦煌壁画中的经典元素与丝巾设计相结合,允许用户根据个人喜好定制独特的图案,开创了数字文创与实体产品结合的新型模型[7]。这种基于数字平台的设计,不仅拓宽了敦煌文化的传播渠道,还通过虚拟文创与实体文创的互补性,拓展了文化产品的表现形式和市场空间。此外,随着敦煌文化因子数据库的建设,虚拟文创产品的开发成为可能,这种数字化的载体不仅突破了敦煌地理位置的限制,也使文创产品在视觉效果和传播范围上更具优势,符合新时代消费者日益多元的需求。
第二,沉浸式体验场景的构建是推动敦煌文创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在虚拟与现实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借助虚拟现(VR)、增强现实(AR)、定位技术及新媒体技术的融合,重现传统技艺和文化场景,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为深刻的文化体验。例如,成都的《清明上河图动态数字长卷》展览,通过VR、AR等技术手段,将传统艺术长卷转化为沉浸式体验,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参观者能够亲身感受北宋都城的城市面貌及其民众生活的细节。这一模式无疑为敦煌文化的沉浸式展示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敦煌壁画资源丰富,利用AR技术实现虚拟展示,用户仅需扫描文物即可触发相关历史信息,甚至可以通过互动界面与文物进行“对话”,这一创新设计打破了传统艺术展示的静态局限,为敦煌文化的数字化传承开辟了新的路径。沉浸式体验不仅增强了文化产品的互动性,还能够在技术重塑的虚拟空间中重构文化体验,创造出更加开放和创新的精神文化空间[11]。
第三,跨媒介互动性传播成为敦煌文创发展的又一重要方向。新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具备快速传播、互动性强、多元化和新颖性等特点,能够迅速将敦煌文化推广至更广泛的受众群体。然而,目前敦煌文创产品的销售和传播渠道主要依赖于敦煌博物馆和敦煌研究院的官方网站,未能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因此,敦煌文创必须借助新媒体平台的互动性传播,创新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一方面,影视化、云游和游戏平台等新兴传播形式,使敦煌文化打破了以往的静态展示方式,顺利融入现代社会,成为连接过去与当下的文化桥梁。另一方面,“文旅+IP”模式的融合,借助流量平台如抖音、微博和各类应用程序等,结合数字技术,形成了一个立体化的文化IP共享体系。通过线上线下的结合,这种模式不仅有效扩展了敦煌文化的受众群体,也促进了敦煌文化符号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创新转译。
4结语
以数字文创产品作为敦煌文化的传播载体,具有深远的文化价值与现实意义。首先,本文对敦煌艺术的表现形式进行了深入解读,探讨了敦煌文化符号背后蕴含的丰富文化意蕴,为设计师创新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创意启示。其次,本文分析了数字时代敦煌文创产业在设计过程中所面临的若干痛点及产业发展模式,特别指出了当前敦煌文创产品在文化内核挖掘不充分、文创品牌体系建设不够系统、情感体验薄弱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敦煌文创的进一步发展。最后,从文化层面、推广层面、体验层面结合案例分析,提出一方面敦煌文创产品应将文化符号的深层次挖掘和时代需求相结合,以促进敦煌文化内涵新生。同时构建品牌形象系统提高识别性,提高产品的记忆点和辨别度,通过精准定位开发不同需求的文创产品,营造高质量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在数智技术的加持下,开发数字文创、构建沉浸式体验场景以及跨媒介互动性传播的路径带给敦煌文创新机遇,敦煌艺术形象的精神内涵在产品创新的交互模式中得到呈现,丰富了敦煌文创产品形态,赋予敦煌文化以新的活力。同时为今后文创产品数字化设计提供新思路,实现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基础的文创产品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2019 年8月19日)[J].当代广西,2020(3): 4-5.
[2].丁峰,李轶南.新语境下面向青年群体的敦煌文创设计策略研究[J].包装工程,2023,44(18):354-363.
[3].徐晓玲.文化传承与视觉重构:敦煌石窟艺术符号在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3,3(14):84-86.
[4].余阿龙,钟蕾.盘活传统文化——“互联网+”驱动下敦煌文创的设计策略与实践[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3,2(04):113-116.
[5].李慧琴.多元化、可视化与全球化:讲好敦煌文化故事的策略分析[J].科技传播,2022,14(12):139-142.
[6].李翔宇,李轶南,鲁红雷.基于当下流行风格的敦煌文创产品设计研究[J]. 包装工程,2021, 42(18):356-367.
[7].李建.用户体验视角下的文创产品互动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24,45(02):361-364.
作者简介:
作者(2000—),天津城建大学,硕士研究生,城市设计、设计历史与理论。
Copyright 2025 by author(s).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CC BY NC 4.0).
[键入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