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升旗仪式绽放生命之花:为初中教育注入新活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3-14
/ 2

让升旗仪式绽放生命之花:为初中教育注入新活力

陈克聪

济南市莱芜区苗山镇中心中学  山东济南 271100

引言

在初中校园的时光长河中,升旗仪式宛如一座明亮的航标,矗立在每周的开端,承载着独特而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更是学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品德培养、价值观塑造的重要契机。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当下,重新审视并诗意改革升旗仪式,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初中教育工作者值得深入思考与探索的课题。

一、传统升旗仪式的回顾与反思

传统的升旗仪式,通常遵循着固定的流程。在激昂的国歌声中,国旗护卫队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护送国旗走向升旗台,升旗手将国旗缓缓升起,全体师生庄严肃立,行注目礼,高唱国歌。这一过程庄严肃穆,能让学生们感受到国家的神圣与庄严,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模式化的升旗仪式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从教育效果来看,千篇一律的流程容易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降低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和专注度。当升旗仪式变成一种机械性的重复,学生们只是被动地参与,难以真正从中汲取深刻的教育内涵。例如,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学生们可能只是例行公事般地站在操场上,心思却早已飘远,对国旗所承载的意义、国歌所蕴含的精神缺乏深入的思考。

从教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而言,传统升旗仪式的教育内容往往局限于爱国主义教育这一较为单一的层面。虽然爱国主义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更丰富多元的教育内容来滋养心灵。仅仅依靠传统升旗仪式中简短的国旗下讲话,很难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无法将品德教育、社会责任、创新精神等重要元素充分融入其中。

此外,传统升旗仪式在形式上较为单一,缺乏互动性和创新性。整个过程主要以教师和升旗手为主体,学生大多处于旁观者的角色,缺乏主动参与和表达的机会。这种单向的教育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创造力,也无法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与才华。

二、升旗诗意改革的理念与目标

升旗诗意改革,旨在打破传统升旗仪式的固有模式,以一种更具创新性、感染力和教育意义的方式,让升旗仪式成为初中校园中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其核心理念在于将教育性、艺术性和趣味性有机融合,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为学生打造一个充满诗意与活力的成长平台。

改革的目标是多维度的。首先,要进一步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责任感。其次,要拓宽教育领域,将品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科技创新教育等融入升旗仪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再者,要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互动性。最后,通过诗意改革,让升旗仪式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营造积极向上、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升旗诗意改革的实践探索

(一)主题式升旗仪式

苗山中学打破传统的单一模式,将升旗仪式设定为不同的主题,围绕主题展开一系列富有创意的活动。例如,24-25下学期,初一级部主题:我以习惯启新程;初二级部主题:我持坚毅破困境;初三级部主题:我用奋斗写芳华;初四级部主题:我为冲刺倾全力。24-25上学期分别以“我听到了中考的脚步声”、“我能管好自己”、“我是最棒的”为主题。23-24下学期分别以“做文明少年”、“做儒雅少年”、“好习惯收益终身”为主题。每个级部设定一个主题,提前向全体师生公布,让大家有充足的时间准备相关内容,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参与度,还能使教育内容更加深入和系统。

(二)学生自主策划与组织

苗山中学改变以往教师主导升旗仪式的局面,将策划和组织的权力交给学生。成立 “升旗仪式策划小组”,由各班推选的学生代表组成。小组成员负责确定升旗仪式的主题、流程、内容以及人员安排等各项事宜。从撰写国旗下讲话稿件、设计升旗手和护旗手的选拔方式,到编排诗歌朗诵表演节目,都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则作为指导者,在关键环节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通过这种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学生在自主策划和组织的过程中,对升旗仪式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三)融合多元艺术形式

苗山中学在升旗仪式中融入音乐、朗诵等多元艺术形式,为升旗仪式增添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例如,在升旗仪式开始前,安排学生进行一段精彩的乐器演奏或舞蹈表演,营造出庄重而热烈的氛围。在国旗下讲话环节,可以采用朗诵的形式,将讲话内容以诗歌的形式呈现出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还可以编排一些与主题相关的校园短剧或小品,通过生动形象的表演,让学生在欢笑中领悟深刻的道理。这些艺术形式的融入,不仅丰富了升旗仪式的内容,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艺的舞台,让他们在艺术的熏陶中得到全面发展。

(四)建立家校共育机制

升旗仪式的改革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参与。苗山中学建立家校共育机制,邀请家长代表参与到升旗仪式中来。家长可以作为特邀嘉宾进行国旗下讲话,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工作感悟以及对孩子的期望。也可以组织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升旗仪式的文艺表演,如亲子朗诵、家庭合唱等,增进亲子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此外,还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渠道,向家长宣传升旗仪式改革的理念和意义,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升旗仪式改革的深入开展。

四、升旗诗意改革的成效与展望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升旗诗意改革在我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生们对升旗仪式的热情明显高涨,参与度大幅提升。每周的升旗仪式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成为学生们期待的校园活动。在教育效果方面,多样化的教育内容和形式使学生们在爱国主义、品德修养、文化素养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学生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国旗、国歌的含义,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在参与策划和组织的过程中,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思维和领导能力得到了锻炼和培养;多元艺术形式的融入,让学生们在艺术的海洋中畅游,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不断提高。

结束语: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升旗诗意改革,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持续优化改革方案。我们相信,在全体师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升旗仪式将真正成为初中校园中最具教育意义和文化魅力的活动之一,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让每一位学生在这片充满诗意的校园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让我们以升旗仪式为突破口,用创新的思维、诗意的表达和不懈的努力,为初中教育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培养出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少年。

参考文献:

1.探究思政元素在室内设计史课程中的表达 陈雷音  杜博宇 —《美术教育研究》 2024.09.15

2.高中升旗仪式演讲稿PPT—互联网文档资源

陈克聪  1974年4月  男  汉族  山东济南人,大学学历,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数学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