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102199406111010
232302197903107614
摘要
本文的宗旨是深入分析建筑工程领域的安全生产管理策略,通过对现阶段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状况的剖析,揭示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对策。概述了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随后详细分析了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落实、施工人员安全防范意识较弱、安全管理监督工作未落实以及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关键词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安全教育;全员安全文化
引言
保障施工安全至关重要,它不仅关乎施工人员生命与资产的安危,同时也对工程的质量与施工进度产生直接影响,甚至关乎社会秩序的和谐与稳定。强化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监管,确立并落实高效的管控策略,对于确保施工安全、提升工程品质及推动建筑业的良性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现状
1.1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落实
众多建筑公司制定了安全生产的相关规章制度,这些责任制在实际操作中并未得到有效执行。部分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安全意识较为淡漠,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这种情况使得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够完善,不能在施工过程中得到全面的贯彻执行。更有甚者,个别施工企业连安全责任保证书都不签订,也缺少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从而导致施工安全管理极为不力。
1.2施工人员安全防范意识较弱
多数从事建筑行业的劳动者源自外地,以农民工为主,他们普遍缺乏较高的教育水平,对安全的认识和预防措施了解不足。在建筑工人供不应求的背景下,有些建筑公司未对工人进行系统的安全技能培训就匆忙安排其上岗,这为建筑项目安全管理增添了难题。由于这些工人缺少基本的安全操作常识和技巧,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违规操作和盲目冒险的行为,增加了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
1.3安全管理监督工作未落实
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存在不足,这导致监管机构之间难以有效协作,可能出现职责重叠的情况。个别监管机构在依法行使职权时受限,受制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执行过程中易受到其他部门的干预。安全监管人员整体专业素质有待提升,专业知识的缺乏使得执法力度不足,这直接影响了安全监管工作的成效。
1.4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
在市场快速扩张的背景下,陈旧的安全管理模式已显不足以应对现代社会的进步要求,暴露出不少问题。该模式往往忽略建设主体在安全管理中的责任,进而造成建筑施工期间频现违章作业,严重影响施工质量提升。一些施工企业在安全管理实践中,缺乏全面和科学的策略,导致难以构建起高效的安全管理体系,这对于保障施工安全构成了挑战。
2.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2.1保障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核心宗旨在于确保施工人员生命与资产的安全,依赖于强化安全管理措施,构建并落实周密的安全法规与标准,以及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从而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减轻由此导致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
2.2提高工程质量
安全生产与工程质量密切相关,只有确保施工安全,才能为工程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忽视安全管理,容易出现违章作业、偷工减料等现象,从而影响工程质量,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途径。
2.3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对于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安全管理,可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力和信誉度。安全生产管理还有助于推动建筑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3.1加强安全教育
3.1.1实行分级负责、分级教育
从业人员须持有相关执业资格证书方可上岗,新进职员或从事新岗位者需完成三级安全培训,涵盖公司、项目部和作业组的安全教学。采取逐级负责、逐级培训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员具备必需的安全知识与作业技巧。
3.1.2定期培训与考核
企业需周期性地对施工人员实施安全教育与评估,以持续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教育课程应涵盖安全法规、操作规范、紧急救援常识等关键领域。通过这样的教育与审核流程,可以确保施工人员精通安全相关知识及技巧,从而提升他们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3.2加大科技投入
3.2.1研发安全适用技术
倡导建筑企业增加在安全生产领域的科技投入,积极与科研机构和高等学府建立合作关系,依托科技进步增强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障实力及提升安全生产质量。
3.2.2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水平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以提升生产安全管理层次,构建工程项目实时管控系统,推进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及智能化进程。该系统使得监管者能够即时监控施工安全状态,迅速识别并改正潜在的安全风险,从而增强安全管理的效能。
3.3编制安全措施,执行科学程序
3.3.1编制安全技术措施
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法规的相关准则,针对项目特性,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对于特定工序(例如深基坑作业、起重吊装、模板支撑等),需单独编制安全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并遵循规定流程,经过审查并获得批准后方可实施。
3.3.2执行科学程序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科学程序,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落实。从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到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3.4注重培育全员安全文化
3.4.1形成全员安全文化
全员安全管理模式强调“全面覆盖、立体监控、持续改进、实时响应”的特点,其核心安全理念应当是全员安全文化。构建一种全新的安全文化,关键在于培养全员安全意识,使安全管理成为工作中的首要任务。通过全员共同参与和协作,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生产的和谐环境。3.4.2实现四个转变
仅由安全专业人员负责的岗位安全管理,转变为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系统化安全管理。安全管理不再单一,而是与工程进度、工序衔接以及施工方法紧密结合的全面综合管理。将原本并行运作的安全与生产两条线融合为一,形成安全与生产紧密相连的单一安全生产流程。
3.5实现全员安全管理模式的转变
3.5.1建立项目安全管理组织
在全面安全管理框架下,项目安全管理机构不再局限于独立的安全岗位组织,而是形成了以项目经理为领导,以专业安全管理岗位为中心,各领域工程师为主体,涵盖班组长及全体工人共同参与的综合性安全管理体系。通过构建健全的项目安全管理架构,保障了安全管理措施的高效执行。
3.5.2明确安全管理职责
在全员安全管理模式下,要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项目经理对项目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现场安全监督和管理,各专业工程师和班组长负责各自领域的安全管理工作。通过明确职责和分工,确保安全管理的有效落实。
结束语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对于保障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工程质量和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落实、施工人员安全防范意识较弱、安全管理监督工作未落实以及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安全教育、加大科技投入、编制安全措施、执行科学程序、注重培育全员安全文化以及实现全员安全管理模式的转变等。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推动安全生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通过引进和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加强建筑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工作,通过制定和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为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支持。通过媒体曝光、社会舆论等方式,加强对建筑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力度,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娟. 智慧工地建设背景下住宅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措施[J]. 居舍, 2024,11 (17): 165-168.
[2]黎志宾.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创新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4, 27(13): 61-63.
[3]任旺. 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对策的综合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4,13 (11): 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