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兴宁市锦绣学校
摘要:
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和落实,“减负提效”“减负提质”成为教师教学的新目标和新要求。本文以“双减政策”为理念,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目标为导向,从课堂教学和作业设计两方面为切入点,探讨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活动策略。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英语 教学策略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讲授和作业布置都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如何做到教学双边活动有效统一仍是一线教师值得思考和探究的问题。2021年教育部门面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提出减负政策,又称“双减政策”,具体指全面压减孩子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双减”政策下,既要落实“双减”政策精神,又要提高教学质量,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那么,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有效减负提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明确指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要确立以核心素养为宗旨的四个方面课程目标,分别为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 而目前小学英语课程教学普遍存在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化,课后作业扁平化的问题,基于“双减政策”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目标,本文对小学高年级(5-6年级)英语课程教学展开研究,探索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以及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教学活动策略。
一、合作式探究教学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修订理念和特点,探究性学习已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课程模式,教师提出具体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课程知识解决问题,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同于传统“填鸭式”教学,探究性学习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广义上来说要引导学生综合各个学科探索问题的一种学习方法。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则需要教师通过大量的问题或是创设一系列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目前探究性学习已经成为大中小学课堂常见的教学模式,但依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所得,对于学生而言,仅从一个个体出发,探究性学习的效果不明显。而以学生小组协作的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其效果大大优于一个人的自我学习。小组合作能通过互动交流让学生充分了解彼此的不同观点,从而在实践中获取智慧和知识,提高自身英语能力。例如,当讲授人教版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3 What would you like单元Let's talk部分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学会就“食物”进行提问和回答。本单元的重难点句型之一是“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I'd like…”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小组内分角色扮演,如一人扮演食客,一人扮演服务员,一人扮演餐厅老板,展开表演对话,并让多组学生分别上台表演。教师负责引导和鼓励学生,让他们在表演中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体验。六年级上册Unit1 How can I get there?单元可以运用同类的活动方式,使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并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又如教授五年级下册Unit4 When is Easter?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获取中外文化的简单信息,并进一步识别和比较中外文化差异,最后让学生以talk and show或是sing and dance的形式呈现小组的探究成果。
合作式探究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增强对相关话题的认知感受,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研究能力。再者,教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尝试“翻转课堂”教学探索,“翻转课堂”在强调生生合作之余更强调师生合作。后疫情时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逐渐成为常态,“翻转课堂”线上线下相结合,依托网络平台开展课前预习、课中教学,课后反馈的翻转教学,既能创新课堂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探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引导他们学会学习,让书本里的内容动起来也能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二、群文“1+X”式教学
所谓“1”就是当堂教学目标主要文本内容,“X”则是与该文本内容密切相联的课内外文本文章。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提到,二级(5-6年级)语言技能要求课外阅读量要累积达到4000至5000词。而群文阅读,即是将多个联系紧密的文本放在一起,多篇阅读,多篇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语言技能。首先是教材内的联系阅读。以笔者所教授的人教版PEP教材为例,教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3 My weekend plan时,可以联结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2 My week作对比阅读,整合两个单元进而引导学生对“week”和“weekend”主题的深层把握。在此类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结合实际生活联系两个单元内容建构其中的逻辑关系达到二者合一,加深对主题的理解。串联式教学亦因更有趣味性而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教材内的联系阅读有助于课程标准提到的加强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帮助学生建构起对单元主题的认知。
其次,是教材外的联系阅读。教授五年级上册Unit3 What would you like时可以寻找相关的英语小故事和英语文章,并联系西方国家的饮食和就餐礼仪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中西文化的多样性。由于学生从三年级才开始接触英语科目,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英语的了解甚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缺乏相应的语言环境和语言资源,多数学生对英语的印象只停留在英语课文阶段,故群文拓展性阅读极具现实意义。
群文“1+X”式教学,立足于教材本身,延伸到与课程相关的课内外阅读资源,进行整体对比探究,找到文章内核的着力点。无论是教材内还是教材外,形成以“1”为载体,将“X”不断延伸,再将“1+X”作为一个整体加以交叉建构,从而丰富认知,比较异同。学生通过比较学习中的梳理总结,进一步提高英语阅读素养。群文探究注重整合教材与强化内容归类,在扩大学生阅读量的同时,拓宽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思维能力和审美涵养,推动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多元化作业设计
教学是教和学共同构成的双边活动。作业布置作为学生“学”的其中一个重要载体,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双减政策”,《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明确要求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双减”的目的是减轻负担,但绝不等同于降低要求。作业的“量”做减法,则意味教师应该在作业的“质”上有效地做加法。
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应避免单一化的呈现,不能局限于抄、读、背课本上的单词和句子,而是应该考虑作业形式的多样化。例如,可以侧重于“说”英语,课后布置单元听说练习,学生提交视频作业或是课前进行口语表达。在讲授五年级下册Unit2 What's your favorite season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作业拓展,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季节延伸到某个地区,进而拓展到两地间的气候、文化比较。这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也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多元化的作业设计还可以是海报、手抄报、思维导图等的制作。如六年级上册Unit4 I have a pen pal的课后作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完成自我介绍文本书写,并在既定的模板里制作简易的征集笔友海报,再让学生自行根据爱好对海报添加艺术装饰,最后将个人的简介文本植入到海报。作业设计由单一走向多元,由低级走向高阶,能有效提高作业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在“双减政策”和新课标背景下,教师需要正确看待“减负提效”“减负提质”带来的挑战,保障基础教学之余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活动策略,优化教学形式和作业设计,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课程育人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岚,王洋.英语教学与英语思维[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19.
[2]杨艳.英语教学创新研究[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19.
[3]梅德明;王蔷.新时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新发展——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J].基础教育课程,2022,(10):19-25.
[4]徐瑞悦.翻转课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2(04):43-44.
[5]杨靓.“1+X”拓展式阅读教学探究——以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为例[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21,(04):14-17.
[6]李煌娟.“双减”背景下小学高段英语作业设计与实践[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22(03):13-1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