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镇静护理在儿童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儿呼吸频率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3-14
/ 2

个体化镇静护理在儿童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儿呼吸频率的价值

黄安琪

中科大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安徽合肥230000

摘要目的:分析个体化镇静护理在儿童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儿呼吸频率的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2月-202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个体化镇静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0例。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血气指标、呼吸频率、酸碱度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PICU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镇静护理模式,对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提高镇静效果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个体化镇静护理;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呼吸频率

儿童重症监护室是收治危重症患儿的重要科室,因此对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质量有着极高要求[1]。在儿童重症监护室,大部分患儿需要接受有创机械治疗,这能够改善患儿的呼吸功能。然而,机械通气治疗容易使患儿产生明显的不适感,部分患儿不愿配合,进而引发非计划性拔管等不良事件[2]。所以,为患儿提供镇静护理至关重要,这不仅能减轻患儿痛苦,还能确保通气治疗顺利完成。个体化镇静护理更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提供针对性干预,根据患儿的真实需求制定镇静护理计划,从而提高护理效果。本文选择我院患儿进行分析,旨在探索个体化镇静护理在儿童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儿中的作用。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12月-202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个体化镇静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表1一般资料

组别

性别(例)

年龄/平均年龄(岁)

观察组

15

35

1-11/6.25±1.07

对照组

10

40

1-10/6.23±1.11

χ2/t

1.333

0.092

P

0.248

0.927

1.2研究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为患儿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补液、输液,纠正患儿体内水、电解质平衡;密切观察患儿通气管道是否通畅,及时清理分泌物;观察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合理调节设备参数,以保障通气效果。在医生嘱咐下,给予镇静药物,并为患儿提供营养护理。

观察组采用个体化镇静护理干预。全面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了解其存在的危险因素、病症情况和治疗重点;分析镇静过程中的护理风险,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根据患儿的护理需求提供护理干预,为患儿营造温馨的病房环境,及时进行杀菌消毒,降低环境噪声,避免对患儿造成影响。使用镇静药物后,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评估患儿疼痛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医生,灵活调整药物剂量;及时为患儿吸痰,给予高浓度氧,提高护理质量,做好护理配合准备。患儿苏醒后,轻拍患儿,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为患儿家属提供心理疏导,告知他们只要配合医护人员,患儿病情会逐渐康复。

1.3观察指标

(1)对比血气指标、呼吸频率、酸碱度对比;

(2)对比机械通气时间、PICU住院时间对比

1.4统计资料

采取表示血气指标、呼吸频率等指标,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PSS26.0为软件。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气指标与机械通气频率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血气指标、机械通气频率、酸碱度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

表2两组患者血气指标与机械通气频率对比

组别

血氧饱和度(%)

动脉血氧分压

呼吸频次(次/min)

pH值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85.19±6.27

96.14±6.03

64.32±7.16

79.21±8.23

33.23±4.25

21.45±6.21

6.19±1.07

7.98±1.02

对照组

85.22±6.22

92.10±6.28

64.29±7.13

73.86±8.22

32.21±4.21

25.23±6.12

6.22±1.08

7.32±1.13

t

0.024

3.281

0.021

3.252

1.206

3.066

0.140

3.066

P

0.981

0.001

0.983

0.002

0.231

0.003

0.889

0.003

2.2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PICU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PICU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

表3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PICU住院时间对比

组别

机械通气时间(h)

PICU住院时间

观察组

64.16±11.07

4.51±1.59

对照组

70.17±10.05

5.57±1.65

t

2.842

3.271

P

0.005

0.001

3讨论

机械通气有助于维持患儿呼吸功能,改善呼吸衰竭症状,促进患儿早日康复。但由于机械通气具有侵入性,会使患儿气道产生异物感和不舒适感[3-4]。因此,使用镇静药物可减轻患儿的不适感和疼痛,避免患儿抵触治疗。由于患儿个体差异较大,病情种类和年龄不同,所需的护理方式也有所不同,所以提供个体化镇静护理措施更具针对性

[5]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说明个体化镇静护理能感知患儿需求,为患儿提供有效的镇静处理方式,使患儿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此外,个体化镇静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机械通气效果,缩短患儿康复进程,改善患儿呼吸频率和血气指标,减少并发症。个体化镇静具有针对性特点,可为患儿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采用个体化镇静护理干预在改善患儿血气等方面发挥了良好作用,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赖佩娟,李杏粉,林凤媚,等.个体化镇静护理在儿童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儿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药研究,2024,3(20):97-99.

[2]秦欣蕾.儿童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儿镇静护理现状及影响因素[J].医学信息,2024,37(z1):114-116.

[3]胡晓芳,刘巧红.儿童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儿镇静护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23,30(6):865-866.

[4]张丹丹,张琳琳,刘玮玮.研究安全护理模式在儿童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鼻饲患儿中的应用方法[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255-256.

[5]刘阳,王利,熊若男.基于FMEA的精细化护理在儿科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儿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4,24(22):11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