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3-14
/ 2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研究

徐言诏

422822197201095012

摘要: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日益受到重视。构建科学合理的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对推动建筑行业绿色转型具有关键作用。本文聚焦于此,从多维度进行剖析。首先详细探讨评价指标,涵盖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施工管理等多个层面。同时,研究评价方法,包括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还提出保障措施,如完善法规政策、加强技术研发等。通过全面研究,为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的完善与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助力建筑行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环境保护;资源节约

一、引言

在全球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筑行业作为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的重要领域,其绿色转型迫在眉睫。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即在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基础上,借助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四节一环保”,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然而,目前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在实践中缺乏统一、有效的评价标准,导致绿色施工的推进存在盲目性和不规范性。构建完善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体系,能够为施工企业提供明确的绿色施工方向和目标,引导企业采用绿色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促进建筑行业整体的绿色升级,对推动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绿色施工评价指标构建

2.1环境保护指标

环境保护指标是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扬尘控制至关重要,施工现场应采取有效措施,如设置围挡、定期洒水、对易产生扬尘的物料进行覆盖或密闭存放等,以降低扬尘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噪音与振动控制也不容忽视,选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施工设备,并采取隔音、隔振措施,确保施工场界噪音符合国家标准,减少对周边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干扰。光污染控制方面,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夜间施工时对室外照明灯具加设灯罩,调整光照方向,避免强光直射居民区。水污染控制要求施工现场设置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对施工废水进行沉淀、隔油、过滤等处理,达标后排放,防止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2.2资源节约指标

资源节约指标涵盖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多个方面。节能方面,优化施工方案,选用节能型施工设备和照明灯具,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减少能源浪费。例如,采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施工现场部分设备供电。节地要求在施工总平面布置时,充分考虑场地的合理利用,减少临时用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优先选用可重复使用的临时建筑材料,降低对土地资源的破坏。节水措施包括制定合理的用水计划,安装节水器具,对施工废水进行回收再利用,如用于混凝土养护、道路洒水等。

2.3施工管理指标

施工管理指标是保障绿色施工顺利实施的关键。组织管理上,建立健全绿色施工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制定绿色施工目标和计划,并将其纳入企业绩效考核体系,确保绿色施工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规划管理要求在项目规划阶段,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要求,编制详细的绿色施工方案,包括环境保护措施、资源节约措施、施工进度计划等,并严格按照方案实施。实施管理强调对施工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个环节的监督和控制,及时发现并解决绿色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三、绿色施工评价方法研究

3.1定性评价方法

定性评价方法主要依靠专家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对绿色施工进行评价。如德尔菲法,通过向多位建筑行业专家发放问卷,征求他们对绿色施工各项指标的评价意见,经过多轮反馈和修正,使专家意见趋于一致,从而得出对绿色施工的综合评价。这种方法能够充分利用专家的经验和智慧,对一些难以量化的指标,如施工企业的绿色文化建设、绿色施工管理的创新性等进行评价。但定性评价方法主观性较强,不同专家的评价标准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在评价过程中明确评价标准和流程,尽量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

3.2定量评价方法

定量评价方法运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数据对绿色施工进行量化分析。层次分析法是常用的定量评价方法之一,它将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分解为多个层次,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权重,然后根据各指标的实际值和权重计算出综合评价得分。例如,在计算环境保护指标的得分时,先确定扬尘控制、噪音控制、水污染控制等二级指标的权重,再根据施工现场这些指标的实际监测数据计算得分。定量评价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的优点,能够为绿色施工评价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

3.3综合评价方法

为了更全面、准确地评价建筑工程绿色施工,通常将定性评价方法和定量评价方法相结合,形成综合评价方法。首先利用定性评价方法对绿色施工的整体情况进行初步评估,确定重点关注的指标和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重点指标,运用定量评价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得出具体的评价数据。最后,将定性评价结果和定量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最终的绿色施工评价结论。

四、绿色施工评价体系保障措施

4.1完善法规政策

政府应加强对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法规政策支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绿色施工的标准和要求,对违反绿色施工规定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同时,出台鼓励绿色施工的政策措施,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信贷支持等,提高企业实施绿色施工的积极性。例如,对采用绿色施工技术和设备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对获得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称号的企业给予财政奖励,引导企业主动开展绿色施工。

4.2加强技术研发与推广

加大对绿色施工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研发先进的绿色施工技术和设备。例如,研发新型节能建筑材料、高效节水器具、智能化施工管理系统等。同时,加强对绿色施工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举办技术交流会、培训班、现场示范等形式,向施工企业普及绿色施工技术知识,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建立绿色施工技术信息平台,及时发布绿色施工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信息,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促进绿色施工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推广。

4.3提高人员素质

施工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绿色施工的实施效果。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其绿色施工意识和专业技能。在培训内容上,不仅要包括绿色施工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技术要求等知识,还要注重培养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通过开展绿色施工知识竞赛、技能比武等活动,激发施工人员学习和应用绿色施工技术的积极性。同时,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绿色施工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充实企业的绿色施工管理团队,为绿色施工的顺利实施提供人才保障。

五、总结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是推动建筑行业绿色发展的核心任务。通过建立涵盖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施工管理的全面评价指标,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科学评价方法,并借助完善法规政策、强化技术研发推广以及提升人员素质等保障措施,能够有效衡量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水平,引导企业积极践行绿色施工理念。

参考文献

[1]张继民.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研究及分析[J].散装水泥,2021,(04):51-53.

[2]毕亚文,孟凡兵,李永福.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研究[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0,(12):7-8.

[3]路士玮.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