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运维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3-14
/ 2

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运维中的应用分析

雷有仓

632126198904082710

摘要:在电力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关键枢纽,其运维工作的高效性与可靠性至关重要。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运维中的广泛应用,为行业带来了革新。借助自动化监测技术,可实时、精准地掌握设备运行状态;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了设备操作的远程化与智能化;自动化诊断技术能快速定位故障隐患。这些应用极大提升了运维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增强了电网运行稳定性。通过对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运维中应用的深入分析,为电力企业优化运维策略、推动行业发展提供有力参考,助力电力系统朝着智能化、高效化方向迈进。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变电站运维;监测;控制;诊断

一、引言

在能源需求持续攀升,电力供应稳定性要求愈发严苛的当下,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核心枢纽,其运维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传统变电站运维严重依赖人工,弊端丛生。人工巡检不仅频次受限,间隔周期长,难以捕捉设备瞬间异常,而且对巡检人员专业素养要求极高,稍有疏忽便可能遗漏故障隐患。同时,人工操作设备不仅效率低下,在紧急状况下,反应速度远不及自动化系统,易延误最佳处理时机,极大地影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自动化技术凭借其精准、高效、实时性强等优势,为变电站运维困境提供了有力解决方案。它能够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快速响应异常情况,实现设备智能化控制,对提升变电站运维水平,保障电力稳定供应,推动电力行业现代化进程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这便是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运维中应用研究的关键背景。

二、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运维中的应用

2.1自动化监测技术

自动化监测技术在变电站运维中起着关键的基础作用。通过在变电站设备上安装各类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等,可实时采集设备运行的关键参数。这些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通信网络传输至监控中心,监控系统运用数据分析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从而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例如,对于变压器,温度传感器可实时监测绕组温度、油温等,一旦温度超过正常范围,系统立即发出预警信号,运维人员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因温度过高导致设备损坏。自动化监测技术还能对设备的运行趋势进行预测,通过长期积累的数据,分析设备参数的变化规律,提前预判可能出现的故障,为设备的预防性维护提供依据,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保障变电站稳定运行。

2.2自动化控制技术

自动化控制技术使变电站设备操作实现了质的飞跃。借助先进的控制系统,运维人员可在监控中心对变电站内的断路器、隔离开关、变压器分接头等设备进行远程操作。操作人员只需在监控终端上输入相应指令,控制系统便会通过通信网络将指令传输至设备的执行机构,精准控制设备动作。在电网负荷调整时,可根据实时负荷数据,自动调节变压器分接头,优化电压水平,提高电能质量。自动化控制技术还能实现设备的联动控制,例如在变电站发生故障时,系统可自动判断故障类型与范围,按照预设逻辑顺序控制相关断路器跳闸,隔离故障区域,防止故障扩大,同时启动备用设备,保障电力供应的连续性,极大地提高了变电站运行的灵活性与可靠性,减少了人工现场操作的时间与风险。

2.3自动化诊断技术

自动化诊断技术是保障变电站设备可靠运行的重要手段。该技术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对自动化监测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当设备出现异常时,自动化诊断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故障类型与位置。例如,通过对电力设备的振动数据、电气参数等多源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运用故障诊断模型,可识别出设备是否存在机械故障、电气故障等。与传统的人工诊断方式相比,自动化诊断技术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与效率,能够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数据,快速定位故障点,为设备维修提供精准指导,大大缩短设备故障修复时间,降低停电损失,提高变电站的整体运维效率与供电可靠性。

三、自动化技术应用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3.1技术兼容性问题

在变电站运维中,自动化技术涉及多种设备与系统的集成,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在通信协议、接口标准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导致技术兼容性问题。例如,部分老旧设备的通信接口难以与新的自动化监测系统匹配,影响数据传输与系统集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电力企业应在设备采购阶段,加强对设备技术标准的审核,优先选择符合统一通信协议与接口标准的设备。同时,对于已投入使用的设备,可通过开发中间转换接口、升级通信模块等方式,实现不同设备与系统之间的无缝对接,确保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运维中的顺畅应用。

3.2网络安全风险

随着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运维中的广泛应用,网络安全风险日益凸显。自动化系统依赖网络进行数据传输与设备控制,一旦遭受网络攻击,可能导致设备误动作、数据泄露等严重后果,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为应对网络安全风险,电力企业需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一方面,加强网络边界防护,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阻挡外部非法网络访问;另一方面,对内部网络进行分段管理,限制不同区域设备之间的网络访问,降低安全风险扩散范围。此外,定期开展网络安全培训,提高运维人员的安全意识,制定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确保在遭受网络攻击时能够迅速响应,保障自动化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3.3运维人员技术要求提升

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运维中的应用,对运维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运维人员熟悉的是人工巡检与简单设备操作,对于自动化系统的原理、操作与维护缺乏深入了解。例如,在自动化监测系统出现数据异常时,部分运维人员可能无法准确判断是传感器故障还是系统软件问题。为提升运维人员技术水平,电力企业应加强培训工作,定期组织自动化技术专项培训课程,邀请专家授课,讲解自动化系统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故障诊断与排除技巧等知识。鼓励运维人员参加行业技术交流活动,学习先进的运维经验与技术,同时建立内部技术交流平台,促进运维人员之间的经验分享与技术研讨,打造一支适应自动化运维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四、总结

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运维中的应用,是电力行业适应时代发展、提升运维水平的必然选择。自动化监测、控制与诊断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变电站运维的效率、可靠性与安全性,降低了运维成本,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面临技术兼容性、网络安全风险、运维人员技术要求提升等挑战。通过采取统一技术标准、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强化人员培训等应对措施,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推动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运维中发挥更大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自动化技术将持续创新发展,未来有望在变电站运维中实现更高度的智能化与自主化,为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助力构建更加智能、高效、可靠的现代电力系统。

参考文献

[1]马天涛.自动化技术在数字化变电站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24,(12):229-230.

[2]仲宽广.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分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3,(09):98.

[3]毛淑莲,刘青利.综合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分析[J].水电站机电技术,2022,35(01):57-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