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与安全性能评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3-14
/ 2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与安全性能评估研究

亚克甫·亚生

65282519950205301X

摘要:本文聚焦于矿井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安全性能评估研究,在优化设计方面,通过科学的通风网络布局,合理规划巷道走向与通风设施位置,降低通风阻力;选用高效节能的通风设备,提升通风动力;运用先进的智能监测技术,实时掌控通风参数。在安全性能评估上,建立全面的评估指标体系,涵盖风量、风速、有害气体浓度等关键指标;采用可靠的评估方法,如模糊综合评价法,量化评估系统安全性;结合风险预警机制,提前察觉潜在风险。通过系统研究,为矿井通风系统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撑,助力矿井实现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安全性能评估;通风网络;风险预警

一、引言

矿井开采作为资源获取的重要途径,其作业环境复杂且危险重重。矿井通风系统作为矿井安全生产的核心保障,承担着向井下输送新鲜空气、稀释并排出有害气体、调节井下气候等关键任务。良好的通风系统能有效降低瓦斯爆炸、煤尘爆炸、中毒窒息等事故发生概率,为矿工创造安全舒适的作业环境,提高矿井生产效率。然而,随着矿井开采深度增加、规模扩大以及开采条件日益复杂,现有通风系统面临诸多挑战,如通风阻力增大、通风设备老化、安全性能下降等。因此,深入开展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与安全性能评估研究,对提升矿井通风系统效能、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要点

2.1通风网络优化布局

通风网络布局是矿井通风系统的骨架,对通风效果影响深远。在设计时,需综合考虑矿井地质条件、开采布局、巷道走向等因素。根据矿井开拓方案,合理规划通风巷道,减少通风线路迂回,使风流路径最短、通风阻力最小。例如,在新矿井建设中,将进风井与回风井布置在合理位置,形成对角式或中央式通风系统,确保风流分布均匀。对于复杂的矿井通风网络,利用通风网络解算软件,对不同布局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对比各方案下的风量分配、通风阻力等参数,选择最优方案。

2.2通风设备选型与优化

通风设备是矿井通风系统的动力源,其性能直接决定通风效果与能耗。优先选用高效节能的通风机,如轴流式通风机,其具有风量大、风压高、效率高等优点。在选型时,依据矿井通风阻力、风量需求等参数,精确计算通风机的工作风压与风量,确保通风机在高效区运行。同时,对通风机进行优化改造,采用变频调速技术,根据矿井不同生产时期的通风需求,实时调整通风机转速,实现按需供风,降低能耗。对于通风管道,选用强度高、气密性好的材料,减少漏风损失。定期对通风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检查风机叶片磨损情况、电机运行状态等,及时更换损坏部件,确保通风设备安全可靠运行,为矿井通风提供稳定动力支持。

2.3智能监测与控制系统构建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构建智能监测与控制系统是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的必然趋势。在矿井通风系统关键位置安装各类传感器,如风速传感器、风压传感器、有害气体传感器等,实时采集通风参数,并通过数据传输网络将数据传输至地面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利用数据分析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一旦发现通风参数异常,立即发出预警信号。同时,建立通风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根据监测数据自动调节通风设备运行状态,如自动调节通风机转速、开启或关闭风门等,实现通风系统的智能化控制。

三、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性能评估

3.1安全性能评估指标体系建立

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性能评估指标体系是准确评估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性的基础。指标体系涵盖多个方面,风量指标要求满足井下各作业地点的需风量,保证人员呼吸与稀释有害气体的需求;风速指标需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风速过大产生扬尘或风速过小导致有害气体积聚;有害气体浓度指标包括瓦斯、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浓度,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通风阻力指标反映通风系统的能耗与稳定性,通风阻力过大将增加通风设备负担,影响通风效果。

3.2安全性能评估方法选择

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是确保评估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模糊综合评价法是常用的评估方法之一,它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适用于矿井通风系统这种复杂的多指标评估问题。首先,确定评估指标的权重,可采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根据各指标对通风系统安全性能的重要程度确定权重值。然后,建立模糊关系矩阵,对每个评估指标进行模糊评价,确定其隶属度。最后,通过模糊合成运算,得出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性能的综合评价结果,将评价结果划分为安全、较安全、一般安全、不安全等等级,直观反映通风系统的安全状态。

3.3风险预警机制构建

构建风险预警机制是防范通风系统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基于安全性能评估结果,设定各评估指标的预警阈值。当监测数据接近或超过预警阈值时,风险预警系统立即发出预警信号,提醒管理人员采取相应措施。例如,当瓦斯浓度接近预警阈值时,系统自动启动报警装置,通知相关人员加强瓦斯监测与治理工作。同时,对预警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追溯风险根源,制定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如调整通风系统运行参数、维修或更换通风设备等。通过风险预警机制,实现对通风系统安全风险的早期察觉与有效控制,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保障矿井安全生产。

四、矿井通风系统优化与安全保障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4.1技术创新与应用挑战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与安全保障需要先进技术支持,但目前技术创新与应用面临诸多挑战。部分矿井通风设备陈旧,技术落后,难以满足现代矿井通风需求,而更新设备与技术改造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增加企业负担。应对策略上,企业应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与科研机构、高校合作,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针对矿井实际需求研发适用技术。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对采用先进通风技术与设备的矿井给予资金补贴、税收优惠等支持,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动矿井通风技术进步。

4.2人员素质与管理挑战

人员素质与管理水平对矿井通风系统优化与安全保障至关重要。部分矿井通风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专业知识不足,对先进通风技术与设备操作、维护能力欠缺,影响通风系统正常运行与优化效果。同时,矿井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安全检查走过场、隐患整改不及时等问题。为此,矿井应加强人员培训,定期组织通风专业知识培训与技能考核,邀请专家授课,提高人员专业素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与人员在通风安全管理中的职责,建立严格的安全考核机制,将安全管理绩效与薪酬、晋升挂钩,加强安全监督检查,确保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执行,提升矿井通风安全管理水平。

五、总结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与安全性能评估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核心任务。通过科学的通风网络布局、合理的通风设备选型与智能监测控制系统构建,实现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借助全面的安全性能评估指标体系、合适的评估方法与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准确评估通风系统安全性能并防范风险。

参考文献

[1]高利荣.矿井通风技术及通风系统优化设计探讨[J].矿业装备,2020,(06):22-23.

[2]李旸.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研究[J].中国金属通报,2019,(04):27+29.

[3]杨惠钧.矿井通风技术及通风系统优化设计研究[J].石化技术,2019,26(02):138.

[4]张七兵.矿井通风技术及通风系统优化设计探讨[J].能源与节能,2017,(12):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