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作业安全管理:不同施工环境下的管理策略对比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3-14
/ 2

深基坑作业安全管理:不同施工环境下的管理策略对比研究

李莹得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本研究剖析深基坑作业安全管理策略在不同施工环境下的差异性,以凤凰河北部支流及灌渠综合治理工程为典型案例,揭示环境特征对管理模式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地质勘察的精度与深度应与环境复杂度相匹配,河道区域工程尤须强化水文地质调查,确保支护方案科学可靠。施工方案设计呈现明显的环境响应特征,凤凰河工程将开挖方式由两级放坡调整为三层开挖,正体现了对水文条件的适应性考量。环境保护措施设计亦因场地特性而异,水域临近区工程需突出水环境保护,构建完善的废水处理系统与防渗措施。研究发现,安全监测内容与频次存在环境依赖性,河道区域工程应强化降水系统监测与天气预警,城市密集区则侧重周边建筑物变形观测。

关键词:深基坑;安全管理;施工环境

引言

深基坑工程作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安全问题日益引起行业关注。随着工程规模扩大与功能需求提升,深基坑excavation逐渐向深度化、复杂化方向发展,面临的安全挑战愈发严峻。近年来工程实践表明,位于城市密集区的深基坑工程因周边建筑物林立,管理重点多集中于变形控制与邻近保护;水域临近区工程如凤凰河北部支流及灌渠综合治理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防洪排涝与支护稳定成为管理难点;山地丘陵区基坑则因地形起伏变化大,边坡稳定与施工组织尤为关键。这种环境差异性要求管理策略必须具备相应的适应性与灵活性,标准化的管理模板已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1.深基坑不同施工环境下的管理研究重要性

1.1提升施工安全性

深基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是整个项目的生命线,其重要性绝非寻常建筑环节可比。深基坑施工环境复杂多变,地质条件差异显著,水文环境千变万化,周边建筑物荷载不一,每一项因素都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当深基坑开挖深度超过5米,周边环境拥挤复杂时,安全风险呈指数级增长。根据建筑行业统计数据,深基坑塌陷事故占地下工程事故总量的37.8%,造成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尤为严重。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对深基坑工程至关重要。完善的管理体系将安全责任明确到每位施工人员,确保安全意识贯穿施工全过程。规范的操作流程与严格的监管机制是防范事故的有力屏障。

1.2优化施工效率

在优化施工效率这一层面,深基坑管理研究具有特殊价值。深基坑工程往往是大型建筑项目的关键路径,其施工效率直接影响整体工期与投资回报。当代城市建设中,地下空间开发日益紧迫,深基坑施工效率提升已成为工程界亟待解决的难题。精细化的施工组织设计是效率优化的基础。

2.深基坑不同施工环境下的管理难点

2.1地质条件复杂性对基坑施工的影响

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是深基坑施工面临的首要挑战,其多变性与不确定性常使工程陷入困境。复杂地质环境下,施工方案的制定犹如走钢丝,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岩土层分布的非均质性给支护结构设计带来巨大难题。在华东沿海地区的深基坑工程中,常见软硬相间的互层地质,上部为松散的填土层与淤泥质土层,中部为粉砂与粉质粘土互层,下部为砂岩与泥岩互层。这种垂向非均质性导致支护结构受力极为复杂,单一类型支护难以适应各土层特性。某超高层建筑基坑因忽略了局部软弱夹层的存在,导致支护结构变形超限,施工被迫中断整整两个月,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2.2周边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保护

深基坑施工对周边建筑物与基础设施的影响是工程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难点。随着城市建设密度增加,深基坑工程常处于复杂环境中,其施工过程引起的地层变形可能对邻近建筑物造成损害,保护周边环境安全已成为深基坑工程管理的关键挑战。基坑开挖导致的土体变形是威胁周边建筑物安全的主要因素。以凤凰河北部支流及灌渠综合治理工程为例,该项目基坑开挖深度超过5米,且施工位置紧邻现有河道。基坑支护结构变形引起的地层位移将直接影响邻近建筑物的沉降与倾斜。研究表明,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地面沉降范围可达开挖深度的2-4倍,最大沉降值常出现在基坑边缘0.5倍开挖深度处。该项目施工过程需严格控制支护结构变形,将周边地表沉降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避免对现有河道护岸结构产生破坏[1]

2.3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要求

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已成为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其复杂性与严谨性日益凸显。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与法规的完善,施工环保要求已从单纯的污染控制发展为全方位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对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挑战。大气污染控制是深基坑施工环保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施工现场的粉尘排放源多样,土方开挖、材料运输、车辆行驶等环节均会产生大量扬尘。扬尘颗粒物漂浮于空气中,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危害施工人员与周边居民健康。

3.深基坑不同施工环境下的管理策略

3.1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

详细的地质勘察是深基坑工程成功实施的基石,其重要性在复杂环境下尤为突出。地质勘察成果直接影响支护结构设计、施工方案制定与风险防控措施部署,勘察质量决定工程安全与经济效益。地质勘察深度与精度应与工程复杂度相匹配。凤凰河北部支流及灌渠综合治理工程深基坑施工方案中,曾因勘察报告与施工图纸内容重复而被审核单位指出,这反映了地质勘察成果在工程文件中的核心地位。该项目位于河道区域,地质条件天然复杂,勘察工作需格外细致。勘察点布置应覆盖整个施工区域,点位密度满足设计需求;勘察深度应达到基坑底板以下主控地层;取样与试验应能准确反映各土层工程特性。在凤凰河工程中,补充的工程地理信息直接提升了施工方案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

[2]

3.2设计合理的施工方案

合理的施工方案设计是深基坑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其科学性与适应性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安全与效益。施工方案应建立在详实的地质勘察基础上,综合考虑工程特点、环境条件与技术经济因素,形成系统完整的技术路线与组织措施。

支护结构形式选择是施工方案设计的核心环节。支护结构需满足强度、刚度与稳定性要求,同时兼顾施工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单一支护形式往往难以适应全场地需求,组合支护结构成为优选方案。凤凰河北部支流及灌渠综合治理工程的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中,工艺流程图的重新调整绘制反映了对支护结构施工工艺的精细思考。支护结构选型应根据基坑深度、周边环境、地质水文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避免盲目追求高标准或简单套用经验。针对该项目河道区域的特殊性,支护结构需考虑防渗性能与抗冲刷能力,确保施工期间河道水流不会对基坑造成危害。

3.3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保护措施在深基坑工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成为项目管理的关键内容。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不仅能降低工程对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更能创造良好的社会形象,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环保措施的制定应立足工程特点,结合环境敏感性,形成全面系统的保护体系。

水环境保护措施在河道工程中占据核心地位。凤凰河北部支流及灌渠综合治理工程位于河道区域,其深基坑施工对水环境的影响尤为突出。基坑降水排放是水环境保护的重点,排放水应经沉淀、过滤等处理,达到环保标准后方可排入受纳水体。该项目位于河道支流,排水去向选择尤为慎重,避免对现有水系造成污染。基坑围堰设计需考虑防渗性能,防止围堰渗漏导致污染物进入水体。凤凰河工程施工方案强调了雨天施工安全保护措施,这同样有利于控制雨水冲刷引起的水体污染。施工区应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将生产废水与生活污水分流处理,确保各类废水达标排放[3]

结语

综上所述,深基坑工程管理研究的价值已远超工程技术本身,延伸至安全、环保、社会与经济多个维度。当代工程建设环境日趋复杂,施工条件差异显著,标准化管理模式已难以应对多变的工程实践。凤凰河北部支流及灌渠综合治理工程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的修改完善过程,正是对差异化管理策略的生动诠释。管理研究须立足工程特性,深入分析施工环境差异。河道区域、城市密集区、山地丘陵区等不同环境下,深基坑工程面临的挑战各异,管理重点亦有所侧重。凤凰河工程位于河道支流,其深基坑开挖与支护系统设计必须考虑水文地质特征,施工组织需重点解决防洪排涝问题。

参考文献:

[1]侯峥.复杂环境超深基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劳动保护,2025,(02):104-106.

[2]赵丽.事业单位财务经济活动的内控探究[J].活力,2025,43(01):115-117.

[3]沈雯.基于多源交互、虚实融合理念的深基坑安全管控策略[J].工程质量,2024,42(S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