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第四小学校 重庆 石柱 409100
摘要:语文是学生学习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其以文字的形式对我国优秀文化进行传播,让学生感受到其中所具备的崇高思想,形成对学生的有效熏陶,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思想素质,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渗透
教书育人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对教师的一项新要求,其目的在于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价值观念等,使小学生能够拥有较高的判断是非的能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积极探究语文学科和德育教育之间的联系,深入挖掘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思想,从而就能有效促进学生德育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挖掘语文教材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语文学科是德育内容蕴含教育丰富的学科。爱国主题教育,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及作用。爱国教育是德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许多关于爱国思想情怀的文章。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该积极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内容,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爱国文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从而就能有效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提高。例如,在教学《梅兰芳蓄须》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在引导学生阅读过程中,促进学生感悟梅兰芳的崇高精神,进而借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如,教师首先让学生朗读课题并提出质疑和讨论,梅兰芳是京剧中旦角的表演者,他为什么要蓄须呢?学生通过讨论就能得出以下结果,梅兰芳如果蓄须就不能登台表演。而他为什么这么做呢?这时,通过借助多媒体课件介绍作者及文章相关的写作背景,学生就能了解到梅兰芳蓄须的原因,是为了不想给日本侵略者演出。再次,教师可以让学生揣摩梅兰芳的不愿登台演出的心理,通过指名讲述的范式,让学生尝试口述其内心的想法,从而加深学生对梅兰芳高尚的民族气节的理解和感受。最后,还可以让学生谈谈梅兰芳所作所为对他们有哪些启发?这样,教师通过挖掘教材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就能切实对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教育,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生因心理年龄因素,具有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太集中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摒弃传统单一枯燥教学形式,结合小学生自然天性特点和课堂内容开展德育教育渗透活动。既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参与意识,又显著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和语文综合素养,实现德育教育渗透的实效性。比如,语文教师在教授完“美好的愿望”单元内容后,就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和教学内容进行写作教学。学生通过创作构思、联系个人日常生活,自然完成了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如教师为学生布置的写作题目为《最好的礼物》,要求每个学生联系这一单元学过的课文内容、日常生活中真实经历等,将自己所收到过的最有意义、具有特殊情感的礼物描述出来。并且,要详细描述出这份礼物的外观、用途及收获礼物时的心情、感受,与送给这份礼物的人物之间的深厚情感等。与此同时,语文教师还引导学生对于别人的赠与要心怀感恩之心,并给与适当的回馈,可以是自己亲手制作的一份感恩卡,也可以是精心画的一幅画,还可以是自己做的手工制品等,只要能表达自己的心意即可。在这样的教学引导下,学生的作文都蕴涵了自然真诚的思想情感。很多学生都将和赠与自己礼物的亲人、朋友间的深厚情感以自然质朴的语言描述出来,文句自然清新。既有对收到礼物的开心喜悦,又有对赠与礼物人的深刻情感,使学生有一颗感恩、真挚的心,在写作中自然而然完成了德育教育渗透。小学语文教师通过结合课堂内容和学生日常生活,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的教学活动,不仅有效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更是在无形中良好渗透了德育教育,有助于学生德育水平及综合素养显著提高,实现德育教育渗透实效,满足新时期素质教育需求。
三、利用语文课外活动,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德育教育进行渗透,要求教师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渗透方式,以促进小学生对德育知识的理解,使小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行为习惯等方面都能够受到德育知识的正面引导。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使学生在掌握相应的语文知识的同时,能够获得德育的熏陶,实现学生学习与德育的共同发展。例如,教师可以组织“爱护自然”的课外写作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到郊外,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同时心生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想法,并写出发自内心的、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一方面,学生的写作水平会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德育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德育水平,有助于实现学生更为长远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发展。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分析和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通过挖掘语文教材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结合课堂内容,渗透德育教育;利用语文课外活动,渗透德育教育等方面来推动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让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获得提升,最终实现对德育教育的联合渗透,实现小学生的长远发展,同时也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赵志玺.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才智,2015(30).
[2]郑格.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