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双牌县泷泊镇永江卫生院 湖南省双牌县 425299科室:综合科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抗生素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临床效用。
方法:本次选取了2021年3月至2024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名COPD患者作为试验样本并将其随机分配至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标准治疗方案,而实验组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抗生素。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缓解进程以及副作用发生比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在治疗总体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长以及副作用发生率上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P值小于0.05)。结论:抗生素在 COPD 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症状改善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抗生素;临床疗效;
前言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作为一种慢性肺部疾病,广泛存在于临床实践中,其核心病征为不可逆的气流受限,并且疾病进程表现为持续性的加重。COPD 的发病与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暴露、遗传因素以及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往往出现持续的干咳、痰液分泌、呼吸急促或者呼吸困难、喘鸣及胸部压迫感等临床表征。疾病进展至后期,患者的肺功能将持续衰减,这一过程将显著降低其日常生存质量及劳动力,并在极端情况下构成生命威胁。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现行治疗策略,主要包括戒烟干预、药物治疗(涵盖支气管扩张剂、皮质激素、祛痰药物及抗生素等)、氧气疗法、康复性训练以及外科手术等综合措施。其中,抗生素在控制感染、减轻炎症反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在2021年3月至2024年5月期间,本院筛选70名愿意接受本次研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入选条件包括:患者须符合COPD诊断标准,年龄须达到40岁以上,且不存在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严重障碍,亦无精神类疾病。排除条件则涵盖:伴有其他重大呼吸系统疾病,对研究用药存在过敏反应,处于妊娠或哺乳期的女性,以及正在参与其他临床试验的个体。70名患者被随机分配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名患者。
(二)方法
1. 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照组 COPD 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持续低流量吸氧并调整流量和时间,用止咳祛痰药、支气管扩张剂,同时给予营养支持,以缓解症状、增强免疫力[1]。
2. 观察组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生素治疗。具体如下:
(1)痰液培养及药敏试验: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先对患者进行痰液培养和药敏试验。指导患者正确咳痰,将痰液收集于无菌容器中,尽快送检。通过痰液培养确定病原菌的种类,同时进行药敏试验,以确定敏感的抗生素。
(2)抗生素选择: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果病原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优先选择抗菌谱窄、副作用小的抗生素[2]。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选择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酯等;对于病情较重或口服抗生素效果不佳的患者,可选择静脉滴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等。
(3)用药剂量及疗程: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和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抗生素的用药剂量。一般来说,成人的常用剂量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每次口服 625mg,每日三次;头孢呋辛酯每次口服 250mg,每日两次;头孢曲松钠每次静脉滴注 1g,每日一次;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每次静脉滴注 0.4g,每日一次。抗生素的使用疗程一般为 7~10 天,对于病情严重、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疗程,但一般不超过 14 天。
(4)观察与调整:在使用抗生素同时继续接受常规治疗措施,包括吸氧、止咳、祛痰、支气管扩张剂等,部分病情严重患者可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中密切观察患者症状等变化,定期复查相关指标,依病情调整抗生素,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3]。
(三)观察指标
1.诊断疗效:针对病人的症状、体征、肺功能等综合情况做出判断。显效:体征显著减轻,肺功能明显改善;有效率:症状明显减轻,肺功能有所提高;无效:症状明显不减轻或加重,肺功能不提高。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百分之一百。
2. 症状改善情况:观察患者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的改善时间。
3. 治疗期间不良事件监测:本研究旨在记录患者在疗程中遭遇的不良反应,包括但不限于恶心、呕吐、腹泻以及皮疹等症状。
(四)统计学方法
我们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x±s)是一种度量方法,其检测结果是t, n(%)是一种计数方法,通过χ²进行检验。P值如果小于0.05 我们就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二、结果
(一)临床疗效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总有效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其P值低于0.05。相关详细数据已收录下于表1中。
表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观察组 | 35 | 20 | 12 | 3 | 32(91.43%) |
对照组 | 35 | 15 | 11 | 9 | 26(74.29%) |
X2 | - | - | - | - | |
P | - | - | - | - |
(二)症状改善情况
在对观察组的咳嗽、咳痰及气促症状缓解时间的统计分析中,其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检验显示P值低于0.05。详尽的数值资料已展示于表2中。
表 2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比较(x±s,d)
组别 | 咳嗽改善时间 | 咳痰改善时间 | 气短改善时间 |
观察组 | 4.25±1.23 | 4.81±1.52 | 5.53±1.87 |
对照组 | 6.48±1.85 | 7.19±2.13 | 8.06±2.45 |
X2 | - | - | |
P | - | - |
(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副作用发生率显示出显著性降低(P < 0.05)。详细数据请参阅表3。
表 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n(%)]
组别 | 例数 | 恶心 | 呕吐 | 腹泻 | 皮疹 | 总发生率 |
观察组 | 35 | 1 | 1 | 0 | 2 | 11.42% |
对照组 | 35 | 2 | 2 | 1 | 5 | 28.57% |
X2 | - | - | - | - | - | |
P | - | - | - | - | - |
三、结论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抗生素后,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提高,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缩短,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针对出现感染迹象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本研究提示,开展痰液培养及药物敏感性测试,进而依据检测结果选取针对性的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是控制感染进程、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病患临床症状以及提升其生活品质的有效策略。然而,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也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使用疗程,应避免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防止出现细菌耐药性及其他相关的不良影响。同时,还应结合其他治疗措施,如吸氧、止咳、祛痰、支气管扩张剂等,综合治疗 COPD,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未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开展更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深入探讨抗生素在 COPD 治疗中的最佳应用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高嘉.双联抗生素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 30(21):57-59.
[2][2] 孔德昭,王科雯,罗文晔,et al.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诊疗指南评价与综合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3, 29(8):1307-1317.
[3] 张欢欢,王卓亚.老年AECOPD患者病因及抗生素治疗的研究进展[J].亚洲急诊医学病例研究, 2024, 12(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