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3-14
/ 2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刘国平  迟敏

摘要: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旨在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分析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重要性,结合教学实际阐述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制定计划、传授学习方法等多种策略的应用,以期为初中语文教师提供有益参考,切实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教学策略

一、引言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学会学习、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初中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主动探索,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然而,在传统初中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仍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相对不足。因此,深入研究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提升语文素养

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更主动地涉猎各类语文知识,广泛阅读文学作品,深入探究语言文字的奥秘。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够不断积累词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增强写作技巧,从而全面提升语文素养。例如,学生自主阅读经典名著时,能在品味作品内涵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激发学习兴趣

当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时,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从而使学习不再是被动的任务,而是一种主动的探索。这种自主性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和成就感。比如,对古诗词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自主深入研究诗词格律、诗人创作风格等,在自主探索中不断加深对古诗词的热爱。

(三)培养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独立面对各种学习问题,并尝试通过自己的思考、查阅资料等方式解决。这一过程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分析一篇散文的主题思想时,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查阅相关资料,尝试从不同角度解读文本,从而逐渐学会独立分析和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四)适应未来学习与社会发展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速度极快。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学习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他们可以在离开学校后,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提升自身能力,以应对各种挑战。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投身工作,自主学习能力都将成为他们终身受益的宝贵财富。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一)激发学习兴趣,驱动自主学习

  1. 创设情境教学
    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语文学习场景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授《皇帝的新装》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皇帝、大臣、骗子等角色,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去探究故事背后的寓意,进而更积极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
  2. 联系生活实际
    将语文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身边的生活小事为素材进行写作。比如,以 “校园的一天” 为主题,让学生记录自己在校园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这样的写作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有话可说,自然会对写作产生兴趣,从而主动投入到写作学习中。
  3. 引入多样化教学资源
    除了教材,教师可以引入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如经典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片段、诗词朗诵音频、在线语文学习平台等。在古诗词教学中,播放名家的诗词朗诵音频,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美和情感魅力;观看经典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片段,激发学生对原著的阅读兴趣。多样化的教学资源能够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激发他们自主学习语文的热情。

(二)引导制定计划,规划自主学习

  1. 指导学生制定短期学习计划
    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语文学习任务制定短期学习计划。在学习一篇新课文时,帮助学生制定预习计划,明确预习的步骤和目标。例如,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先通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查阅字典理解其含义,再尝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提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这样具体的预习计划,学生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自主预习,提高学习效率。

(三)传授学习方法,支撑自主学习

  1. 阅读方法指导
    阅读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传授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对于精读,教导学生如何品味文章中的词句,分析人物形象、写作手法等。以《背影》为例,引导学生仔细研读描写父亲背影的段落,从动词的运用、细节描写等角度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深情。对于略读,指导学生学会快速浏览文本,提取关键信息,如在阅读新闻报道或科普文章时,迅速抓住文章的主旨和重要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做好阅读笔记,记录好词好句、写作感悟等,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 写作方法传授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系统地传授写作方法。从立意、选材、结构到语言表达,每个环节都给予具体的指导。在立意方面,教导学生要深刻、新颖,从独特的角度思考问题。在选材上,引导学生关注生活,选取真实、典型的素材。例如,写记叙文时,可以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有意义的事情。在结构上,讲解常见的文章结构模式,如总分总、总分、分总等,并让学生通过模仿优秀范文来掌握。在语言表达上,鼓励学生多积累词汇,运用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同时,指导学生进行写作修改,从语法错误、逻辑连贯到文采提升等方面进行自我检查和完善。

(四)构建开放课堂,促进自主学习

  1. 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
    教师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课堂讨论中,尊重每个学生的意见,即使学生的观点存在偏差,也不要急于否定,而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讨论。例如,在分析一篇小说的主题时,学生可能会提出与传统观点不同的看法,教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引导其他学生一起参与讨论,让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培养自主思考的能力。
  2.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因素进行合理分组,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古诗词赏析课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诗词的艺术特色、情感表达等问题。每个小组成员都要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共同总结小组的讨论成果。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五)开展多元评价,激励自主学习

  1. 建立自我评价机制
    引导学生建立自我评价机制,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反思和评价。教师可以设计自我评价表格,让学生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成果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例如,在完成一次写作任务后,学生根据表格中的评价指标,如立意是否新颖、内容是否具体、语言是否通顺等,对自己的作文进行打分,并写下自我评价和改进措施。通过自我评价,学生能够及时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从而调整学习策略,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四、结论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使命,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制定计划、传授学习方法、构建开放课堂和开展多元评价等多种策略的综合运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为学生创造更加有利的自主学习环境,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3] 李瑾瑜。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 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 刘家访。当代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