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翠屏区牟坪镇中心幼儿园 644014
摘要:本文聚焦于幼儿园教育领域,深入探究学前自主体育游戏对幼儿自主品格的培育策略。在幼儿成长的关键阶段,自主品格的养成对其未来发展至关重要。自主体育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自由探索、决策和实践的空间。通过观察、实践研究发现,合理组织与引导的自主体育游戏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和责任感。文章详细阐述了在游戏环境创设、游戏过程指导以及家园共育等方面的培育策略,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分析成效,旨在为幼儿园教育提供可参考的方法,助力幼儿自主品格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学前教育;自主体育游戏;幼儿自主品格;家园共育
引言
幼儿时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所形成的品格和习惯将对其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自主品格作为幼儿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自主性、独立性、自信心、责任感等要素,是幼儿适应社会、实现自我发展的基础。传统的幼儿体育教学往往以教师主导为主,幼儿缺乏自主选择和探索的机会,不利于自主品格的培育。自主体育游戏则打破了这种模式,它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游戏内容、伙伴以及游戏方式,在游戏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解决问题,从而促进自主品格的发展。因此,探索学前自主体育游戏中幼儿自主品格的培育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前自主体育游戏中幼儿自主品格培育的理论基础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幼儿的认知发展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实现的。自主体育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环境刺激,幼儿在游戏中通过操作体育器材、与同伴交流合作等活动,主动构建对世界的认知。例如在玩“搭建城堡”的体育游戏时,幼儿需要思考如何利用积木、轮胎等器材搭建出坚固的城堡,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空间认知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学会了自主决策和探索,这正是自主品格发展的体现。
(二)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
维果茨基强调社会文化环境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在自主体育游戏中,幼儿与同伴、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构成了社会文化环境。幼儿在游戏中观察他人的行为,学习合作与竞争,逐渐形成自己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如在“接力比赛”游戏中,幼儿通过与同伴的配合,学会了团队协作和责任担当,这对其自主品格中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
二、学前自主体育游戏中幼儿自主品格的培育策略
(一)创设支持性的游戏环境
空间与器材投放:幼儿园应合理规划体育游戏场地,划分不同功能区域,如攀爬区、球类区、投掷区等,让幼儿有充足的空间进行自主选择。在器材投放上,要丰富多样且具有层次性,满足不同年龄和能力幼儿的需求。例如投放不同大小的皮球、不同高度的攀爬架等。以中班幼儿为例,在投放皮球时,既有适合初学者练习拍球的大皮球,也有适合有一定基础幼儿进行花样拍球的小皮球。
游戏氛围营造:教师要营造宽松、自由、积极的游戏氛围,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新的玩法或创意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如在玩“跳房子”游戏时,有幼儿提出可以用不同颜色的呼啦圈代替传统的方格,教师不仅要认可这种创新,还可以引导其他幼儿一起参与讨论,进一步完善游戏规则,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想法被尊重,从而增强自主性和自信心。
(二)优化游戏过程指导
自主选择与决策引导:在游戏开始前,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利,让他们自主决定游戏内容、伙伴以及游戏规则。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如“今天我们想玩什么体育游戏呢?”“你们打算怎么玩这个游戏?”等。例如在玩“寻宝游戏”时,教师可以让幼儿自己商量藏宝地点、寻找路线以及获胜规则,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幼儿的自主决策能力。
问题解决与挫折应对:游戏过程中,幼儿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挫折,如器材损坏、游戏失败等。教师要引导幼儿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挫折承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当幼儿在玩“搭建平衡木”游戏时,平衡木总是搭建不稳,教师可以提问“你们觉得为什么平衡木会倒呢?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它更稳?”引导幼儿从材料选择、搭建方法等方面思考,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增强他们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责任感。
(三)加强家园共育
家庭游戏延伸:幼儿园要与家长密切配合,将自主体育游戏延伸到家庭中。教师可以定期向家长推荐一些适合家庭开展的体育游戏,如亲子跳绳、家庭运动会等,并指导家长如何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发挥自主性。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制定游戏计划,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项目和参与人员,在家庭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主决策能力。
家园沟通与反馈:教师要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反馈幼儿在园自主体育游戏中的表现,同时了解幼儿在家中的游戏情况。双方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幼儿自主品格的发展。例如教师发现某幼儿在园游戏中总是依赖他人,不敢尝试新玩法,与家长沟通后,家长在家中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并独立完成,一段时间后,该幼儿在园的自主性有了明显提高。
三、学前自主体育游戏中幼儿自主品格培育的成效分析
(一)幼儿自主性显著增强
通过参与自主体育游戏,幼儿在行为和思维上的自主性明显提升。在游戏选择上,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做出决策,不再依赖教师的安排。例如在一次户外体育活动中,以往总是听从教师安排玩滑梯的幼儿,主动选择了玩滑板车,并邀请同伴一起制定了滑板车比赛规则。在问卷调查中,80%的教师表示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性有了显著提高。
(二)幼儿责任感明显提升
在自主体育游戏中,幼儿需要对自己的行为和游戏结果负责。在“整理体育器材”的任务中,幼儿们会自觉分工,将器材分类整理放回原位。通过观察发现,参与自主体育游戏一段时间后,幼儿在完成任务时的责任感明显增强,主动承担任务的幼儿比例从30%提升到了60%。
(三)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得到发展
自主体育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与同伴交流合作的机会,他们在游戏中学会了分享、合作和解决冲突。在“合作运球”游戏中,幼儿们需要相互配合才能顺利完成任务,这使得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得到培养。在幼儿园组织的角色扮演活动中,参与自主体育游戏的幼儿在与同伴互动时更加自信、主动,社会交往能力明显优于未参与的幼儿。
结束语
学前自主体育游戏是培育幼儿自主品格的有效途径。通过创设支持性的游戏环境、优化游戏过程指导以及加强家园共育等策略,能够激发幼儿的自主性、责任感和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其自主品格的良好发展。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仍需要教师和家长不断学习和探索,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求持续改进教育方法。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对学前自主体育游戏的研究,丰富游戏内容和形式,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朱玉.学前自主体育游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研究[J].幼儿教育研究,2024 (03): 25 - 28.
[2]周彰波.家园合作在幼儿自主品格培养中的实践探索[J].家庭教育导报,2023 (12): 15 - 17.
[3]梅兰.基于幼儿自主品格培育的体育游戏设计与实施[J].早期教育,2024 (05): 30 -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