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新民镇初级中学 719499
摘要:本文聚焦初中语文教育,深入探讨分层教学的运用与成效。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分层教学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基础和学习潜力等因素,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实施针对性教学。分层教学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增强教学效果。文章详细阐述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结合具体教学实例分析其成效,旨在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分层教学;教学成效
引言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因材施教成为教育教学追求的重要目标。初中阶段是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关键时期,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个体差异逐渐凸显。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受挫,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分层教学作为一种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模式,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教学质量。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教学中,探索分层教学的有效运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分层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学生分层
全面了解学生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以及学习态度等多方面综合评估学生。例如,在教授朱自清的《春》时,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对文章意境的理解能力、对生字词的掌握速度、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等。将学生分为基础层、提高层和拓展层三个层次。基础层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上相对薄弱,提高层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拓展层学生则在知识掌握和学习能力上较为突出。这种分层并非固定不变,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适时调整。比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时,上次被分在基础层但此次预习表现出色、课堂提问回答准确的学生,就可以考虑调整到提高层,给予他们更具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二)教学目标分层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对于基础层学生,教学目标应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如正确读写生字词、理解文章基本内容等。在学习《春》时,要求基础层学生能够准确读写“朗润、酝酿、卖弄”等生字词,概括文章描写春天的几个方面。提高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语文能力的提升,如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情感等。对于拓展层学生,教学目标则更注重培养其创新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引导他们对文章进行深度解读,如探讨《春》在语言运用上的独特之处,与其他描写春天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分析等。在学习《秋天的怀念》时,基础层学生要能梳理出文章的主要情节,提高层学生需分析出作者对母亲情感的变化,拓展层学生则可探究文章中蕴含的生命哲学以及史铁生作品的一贯风格特点。
(三)教学方法分层
基础层教学方法: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运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例如在教授古诗词时,通过播放诗词朗诵视频,展示诗词所描绘的画面,帮助基础层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和意境。加强基础知识的练习和巩固,布置针对性的作业,如字词听写、简单的语句仿写等。在学习《观沧海》时,播放大海波涛汹涌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诗中描绘的壮阔景象,之后布置让学生模仿“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句式,进行简单的景物描写仿写作业。
提高层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在学习记叙文时,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线索,如在学习《散步》时,让学生思考文章是如何围绕“散步”这一事件展开叙述,体现亲情的。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提升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设置问题“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有何不同,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让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拓展层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进行拓展性学习,提供相关的文学作品推荐,引导他们进行深度阅读和研究。如在学习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推荐鲁迅的其他作品,让学生对比分析鲁迅不同时期的写作风格。开展专题研究活动,如让学生以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 为主题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在完成八年级上册民俗文化单元学习后,让拓展层学生自主分组,确定研究方向,如“传统节日在课文中的体现”“古代服饰文化与课文关联”等,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完成研究报告,并在班级内进行展示汇报。
二、分层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成效分析
(一)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显著提高
分层教学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基础层学生不再因学习难度过大而产生畏难情绪,提高层学生能够在挑战中不断提升自己,拓展层学生则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例如在一次关于小说阅读的分层教学后,通过问卷调查发现,85%的学生表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有所提高,课堂参与度明显增强。在学习《骆驼祥子》时,基础层学生通过观看电影版《骆驼祥子》,对故事有了直观认识,进而对阅读原著产生兴趣;提高层学生在分析祥子人物形象的讨论中积极发言,思维得到锻炼;拓展层学生深入研究小说的社会背景和老舍的语言艺术,撰写了高质量的小论文,成就感满满。
(二)学生语文成绩明显提升
经过一段时间的分层教学实践,学生的语文成绩有了显著提升。以某班级为例,在实施分层教学一学期后,期末考试中班级语文平均分提高了8分,优秀率从20%提升到35%,及格率从70%提升到85%。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都取得了进步,尤其是基础层学生的进步更为明显。在后续的期中、期末考试中持续跟踪发现,分层教学实施一年后,班级语文成绩在年级排名上升了3个名次,各层次学生在阅读理解、写作等题型上的得分率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基础层学生在基础知识部分失分减少,提高层学生在阅读分析题上得分增加,拓展层学生在作文评分中优势突出。
(三)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分层教学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更注重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拓展性阅读和专题研究等活动,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在学校组织的语文演讲比赛和作文竞赛中,参与分层教学班级的学生获奖人数明显多于其他班级。在学校组织的“传承经典,感悟文学魅力”演讲比赛中,参与分层教学班级的学生凭借在拓展阅读和专题研究中积累的知识与锻炼的表达能力,在演讲中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最终获得了一、二、三等奖;在作文竞赛中,这些学生独特的立意、清晰的结构和优美的语言也脱颖而出,充分展示了分层教学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升的积极作用。
结束语
分层教学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和成效。通过科学合理的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和教学方法分层,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然而,分层教学的实施也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不断探索和完善教学策略。在未来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加强对分层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初中语文教学,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可以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辅助分层教学,开发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软件或在线课程资源等。
参考文献
[1]杨杰.初中语文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4 (23): 45 - 48.
[2]金世红.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分层教学策略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2023 (15): 32 - 35.
[3]石胜.分层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4 (18): 25 -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