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在神经内科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3-14
/ 2

康复护理在神经内科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李修琴

南漳县人民医院

邮编:441500

【摘要】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在神经内科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28月至20248月我院收治的80神经内科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康复护理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比较方面,观察组为95.00%,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康复护理在神经内科介入治疗患者中,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同时对护理工作也会高度认可,且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知识有了充分的掌握,会觉得护理工作细致周到,从而提高满意度,值得参考。

【关键词】康复护理;神经内科;介入治疗

神经内科介入治疗是现代医学中极具创新性和重要性的治疗手段,主要针对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借助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通过穿刺技术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器械引入人体血管或其他特定部位,从而对病变进行诊断与治疗[1]。此外,对于一些神经系统肿瘤,介入治疗可用于术前栓塞肿瘤供血动脉,减少术中出血,为后续手术切除创造有利条件[2]。这种治疗方式极大地改变了神经内科疾病的治疗格局,为患者带来更多康复希望,但也对医生的技术水平、医院的设备条件等有着较高要求[3]本研究主要以我院于20228月至20248月收治的80神经内科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并得出最终满意结果,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我院20228月至20248月收治的80神经内科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35-67岁,平均年龄(47.73.05)岁;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35-66岁,平均年龄(48.01±3.13)岁。对比两组临床资料,组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即:1病情监测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及时察觉异常变化。尤其留意神经系统症状,如意识状态、肢体活动能力、言语表达等,一旦发现病情波动,迅速报告医生,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2心理支持护理:患者术后常因担心恢复情况产生焦虑、恐惧情绪。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耐心倾听其诉求,讲解成功案例,增强患者康复信心。同时,鼓励家属陪伴与关心,营造温暖的家庭氛围,缓解患者心理压力。3基础生活护理:协助患者做好个人卫生,如定期擦身、口腔护理、协助排便等,预防感染。合理安排饮食,提供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对于吞咽困难患者,调整进食方式,防止呛咳。保证患者充足睡眠,创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4康复训练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从早期的被动肢体活动,逐渐过渡到主动运动,如翻身、坐起、站立、行走等。同时,针对语言、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开展相应训练,如语言表达练习、记忆力训练等,促进功能恢复。5并发症预防护理:密切观察患者有无穿刺部位出血、血肿,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迹象。指导患者适当活动下肢,预防血栓形成;保持病房空气流通,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预防肺部感染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6.0分析,采用t/X2值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护理满意度比较方面,观察组为95.00%38/40),对照组为75.00%30/4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40

21(52.50)

17(42.50)

2(5.00)

38(95.00)

对照组

40

16(40.00)

14(35.00)

10(25.00)

30(75.00)

X2

/

/

/

/

6.274

P值

/

/

/

/

0.012

3讨论

神经功能恢复方面,康复护理通过早期、系统的康复训练,能够有效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和重塑,最大程度地减少神经功能缺损,降低肢体残疾、言语障碍等后遗症的发生率,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肢体运动、语言、认知等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4]并且康复护理在预防并发症方面也更为积极主动,通过对患者的密切观察和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如预防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压疮等,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和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安全性[5]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在护理满意度比较方面,观察组为95.00%,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护理通过早期的康复训练,能有效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肢体的运动能力,使患者更快地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患者看到自身状况不断改善,对护理工作会更满意。因此,我们认为,

在神经内科介入治疗患者中,相较于实施常规护理而言,实施康复护理,护理人员会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使患者感受到关怀和尊重,从而提升对护理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实施康复护理在神经内科介入治疗患者中,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同时对护理工作也会高度认可,且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知识有了充分的掌握,会觉得护理工作细致周到,从而提高满意度,值得参考。

【参考文献】

[1]那芳,王雪,谭红宇. 神经内科护理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预后观察 [J]. 婚育与健康, 2024, 30 (15): 172-174.

[2]蒋秀娟. 康复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脑出血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J]. 婚育与健康, 2024, 30 (12): 151-153.

[3]刘小肃,刘小静. 个体化康复护理在神经内科女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妇儿健康导刊, 2024, 3 (10): 136-139.

[4]李阳,成毅. 神经内科护士的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认知、态度、活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 8 (23): 5-8.

[5]张芽,郁明明,赵会玲. 中医药特色阶段性康复模式对神经内科康复管理工作建设的影响 [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4, 32 (02): 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