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高要区第一中学
邮编:526100
摘要:基于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高中阶段音乐学科教学工作逐渐得到教育工作者们的高度重视。对高中生来说,音乐不仅仅是一种提高音乐素养和情感的手段,同时还有助于缓解学习压力,使其有一个更好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和成长,从道德思想、人文意识等多个角度推动个人朝向更高质量、高水平方向发展进步,是新时代下学科德育工作的重要体现。基于此,本文将针对立德树人背景下的高中音乐德育教学实施的有效策略加以探索研究。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中音乐;教学策略
前言:高中阶段是作为学生发展的关键期,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知、辨别能力,而音乐教育对培养个人审美意识、道德情操等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音乐的特性,很容易将积极的精神和道德观念向学生传递,使其从音乐中得到积极的能量。所以,立德树人背景下的高中德育教学,需要与音乐学科紧密结合,使学生在音乐的学习中感受美,发现美,能够形成一种健康、正确的生活价值观,并将这股力量通过自己的方式传播出去。
一、音乐教学和德育教育
从当前我国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德育是各阶段、学科教学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起到强化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的作用,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并将其作为德育教育的目标之一。因此,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德育与学科两者之间的联系,不能将音乐教学单纯转化为德育的简单载体,而是需要时刻注意时代和教育工作的开展,不断研究和创新德育与音乐教学的结合方式,这样才能使学生对音乐课堂充满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推动课堂气氛更加活跃的基础上,更好缓解高中生的学习压力,最大程度推动其音乐素质和道德素质得到提升和强化[1]。
在将高中音乐和德育教学融合的过程中,还能够培养学生个人思想情感,进而开发个人智力,是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贯彻。与此同时,将德育与学生人格、道德和心理相结合的过程中,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具有积极影响,有效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是当前教师和教育领域研究工作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音乐德育教学实施策略
(一)立足音乐教材
高中音乐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和音乐作品,具有显著的丰富性,重点涉及多个方面、多个角度的不同作品,对学生来说将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的音乐知识,又有助于提高自身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德育教学效果奠定基础。基于这一点,在高中音乐课程德育教学中,教师应该与教科书中的内容相结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道德教育引导,引起个人内心的共鸣,从而使德育教育能够更好融入其中[2]。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开展花城版必修1中的《新中国的颂歌》音乐鉴赏课程时,便可以首先搜集一些展现新中国社会、经济、人民、山川等方面有关的照片、录像等材料,然后将其进行结合制作成为教学课件。与此同时,通过播放《我的祖国》《爱我中华》等乐曲。当带领学生欣赏完之后,再用自己的语言对其进行简单描写。在此基础上,教师利用多媒体的形式播放课件材料,使学生直观欣赏和感受新中国的精神面貌和发展,为其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相结合的冲击。最后,要求其将自己的生活和教材内容联系起来,去体验一下祖国的美丽和发展,以起到提高民族自豪感、国家认同感的德育教育作用。
(二)开发特色资源
爱国主义对各阶段、各学科来说都是一个永恒的德育主题。青年的爱国主义热情是否高涨,直接关系到国家团结的维系。因此,教师为实现德育与高中音乐教学的结合,便不能忽略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在高中音乐教学中,也还蕴藏着诸多独特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教师构建高中音乐教学体系时,要重视对这些资源的开发,既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又能够显著促进与强化其爱国意识,实现学校音乐德育渗透的目标[3]。
例如,教师可以依托“七一建党节”,组织一次“红色音乐节”活动。在此过程中,主要是带领学生系统欣赏《盼红军》《八月桂花遍地开》《送郎当红军》《红旗》《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走向新时代》等一系列的经典歌曲,使学生在聆听、学习中体会红色精神,从而增强自身对政治、制度的信心。除此之外,在这些歌曲中还结合“戏曲学唱”“民歌演唱”“民乐演奏”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国音乐文化,最大程度加深个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深刻增强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
(三)通过音乐实践渗透德育
高中生是有独立思维意识的,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这个特点来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以此来刺激其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对此,可以通过将道教渗透到实践活动之中的形式,要求教师能够突破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带领学生前往室外开展相应的音乐实践活动,这样既可以培养其团结协作能力,同时又有助于提升学科的整体素质,体现德育教学工作。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开展花城版必修1中的《多彩的华夏之音》音乐鉴赏课程时,便可以鼓励学生对不同形式的中国传统歌曲进行搜集汇总,并着重某一类型具有独特点的歌曲。举例来说,戏曲文化在我国具有多年的发展历史,包含京剧、粤剧等多个分支。为帮助学生更好感受到其中的文化魅力,教师可以带领其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选择人物较多的戏曲类别,并分配不同角色进行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将仔细地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到人物的精神和情感,以加深对戏曲歌曲的认识和理解,达到德育教学目的。
(四)借助音乐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情感
道德既表现为爱国情怀的培养,同时又表现为与之相对应的情感教育。具体来说,高中音乐需要将德育作为一种学生审美体验的教学工作,帮助学生在特定情境下进行领悟、探索。在这一点上,高中音乐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音乐是一门艺术类学科,其美学既可以通过学科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学科教学方式加以表现。这便需要教师能够紧密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加强对学生的音乐情感教育。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构建学生对音乐美的认识与把握教学体系,充分促进其思想道德建设。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开展花城版必修1中的《多彩的华夏之音》中的民歌篇音乐鉴赏课程时,除使学生进行相关的教学赏析外,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将其所处的环境、地理环境等进行导入,从而身临其境认识不同地区的民歌。在此过程中,也能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不同地域的歌曲内涵和精神,获得与之对应的音乐审美,从自身的视角来探究美,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音乐德育渗透。
结论:综上所述,在当今立德树人大背景下,教育教学工作者都不能忽略“以德为本”的思想。新时期的高中音乐教育教学,必须按照新课程改革要求,将立德树人的理念和音乐教育进行结合,并从内容渗透、教学战略渗透、环境渗透等多个角度构建课程体系,从而创新出一种更优良的高中音乐教育教学模式,使音乐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得到真正发挥。与此同时,立足实际体现出学生认知特点、综合学习水平,达到以高中音乐提升学生德育素养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田咏媛.立德树人视角下高中音乐教学之路探究[J].成才之路,2024,(05):97-100.
[2]苏航仪.德育在农村普通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江西教育,2024,(08):61-63.
[3]李钰湘.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音乐德育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4,(28):16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