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3-14
/ 2

探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

朱成

身份证号:321281199308055514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败。当前,施工现场技术管理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技术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尤为突出。此外,管理人员自身管理意识的淡薄,也使得技术管理措施难以得到有效执行。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控制的不完善,不仅影响了工程质量和进度,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加强技术管理体制的建设,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完善现场技术管理控制,是确保建筑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

1问题分析

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的不完善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据相关统计,由于技术管理不善导致的建筑事故占总事故的30%以上,这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例如,某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技术管理体系的漏洞,导致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蜂窝、麻面现象,这不仅延误了工期,还增加了后期的修补成本。此外,管理人员对技术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往往忽视了技术管理在项目成功中的关键作用。

1.1技术管理体制不完善

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体制的不完善是导致项目延期、成本超支和安全事故频发的关键因素之一。此外,技术管理的不完善还体现在施工过程中对新技术、新材料应用的监管不足,这不仅影响了工程的创新性,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体系,对于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1.2管理人员自身的管理意识比较淡薄

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中,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淡薄是导致技术管理效率低下和施工质量不达标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一项针对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调查,约有30%的管理人员未能充分认识到技术管理的重要性,这直接导致了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的松懈和混乱。例如,在某建筑项目中,由于项目经理对技术规范的忽视,导致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最终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返工,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工期延误。因此,提升管理人员的技术管理意识,不仅需要加强理论培训,更需要通过案例分析、现场观摩等方式,让管理人员深刻理解技术管理在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中的核心作用。

1.3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控制不完善

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控制的不完善往往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如施工质量下降、安全事故频发以及工程延期等。在某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项目中,由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技术规范,导致部分结构出现裂缝,最终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返工,不仅增加了成本,还延误了工期。此外,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控制的不完善还可能引发安全风险,根据一项研究显示,施工现场的事故有超过60%是由于技术管理不到位造成的。因此,加强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控制,确保每一步骤都符合技术规范和安全标准,对于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2技术管理要点分析

2.1钢结构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中,钢结构技术的应用是现代建筑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钢结构因其高强度、轻质、施工速度快、可回收利用等优点,在高层建筑、大跨度结构和工业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上海中心大厦的钢结构设计和施工,不仅展现了中国在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技术上的突破,也体现了对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的极高要求。在技术管理策略上,必须确保钢结构的精确设计、材料选择、构件加工、现场安装等环节的严格控制。管理人员需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技能,以确保技术管理的有效性。此外,采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进行施工模拟和冲突检测,可以显著提高钢结构施工的精确度和效率,减少现场返工和材料浪费,从而提升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

2.2建筑模板的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中,建筑模板的施工技术是确保结构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模板工程不仅关系到混凝土浇筑的质量,还直接影响到施工进度和成本控制。例如,在某高层建筑项目中,通过采用先进的模板施工技术,成功缩短了工期10%,同时减少了材料浪费,体现了技术管理在实际操作中的重要性。模板施工技术的要点包括模板的选择、安装、加固以及拆除等环节。在模板选择上,应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形状、尺寸和施工条件,选用合适的模板类型,如木模板、钢模板或铝合金模板等。在安装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加固措施是防止模板变形和位移的重要手段,通常采用对拉螺栓、支撑杆等进行加固。最后,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模板的拆除工作也需谨慎进行,以避免对混凝土结构造成损伤。

2.3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中,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掌握和应用是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关键环节。混凝土作为现代建筑不可或缺的材料,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耐久性和结构安全。例如,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必须精确,以满足不同环境和结构要求。此外,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和养护等环节都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执行,以避免出现裂缝、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在施工现场,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的实践还涉及到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管理人员需要确保施工人员充分理解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并能够熟练操作相关设备。例如,浇筑混凝土时,必须确保连续作业,避免因间断而导致的冷缝问题。同时,施工人员应根据混凝土的初凝和终凝时间,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混凝土在最佳状态下完成浇筑。在技术管理策略方面,针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这包括对混凝土原材料的检验、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测试、以及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检测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偏差,确保工程质量。例如,通过实施混凝土强度的抽样检测,可以评估混凝土的实际强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如果发现强度不足,应立即分析原因并采取补救措施,如调整配合比或加强养护等。这样的管理策略不仅能够提高施工效率,还能有效降低工程风险,保障建筑物的长期安全。

2.4建筑梁板柱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中,建筑梁板柱施工技术的掌握和应用是确保结构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以某高层住宅项目为例,施工团队在梁板柱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预应力技术,有效提高了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管理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技能,以确保每一步骤都符合技术标准。例如,混凝土浇筑时,必须确保连续性和均匀性,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此外,通过引入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可以对梁板柱施工进行模拟和优化,提前发现潜在的设计和施工问题,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因此,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的策略与实践,特别是梁板柱施工技术的精细化管理,对于提升整个建筑项目的品质和安全性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的策略与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技术管理的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安全以及成本控制。通过对技术管理体制的深入分析,我们发现,一个健全的技术管理体系能够显著提升施工效率,减少返工和事故的发生。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同样不容忽视,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是确保技术管理得以有效执行的关键。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控制的完善,需要从人员培训、流程优化、质量监督等多方面入手,形成一个闭环的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贾红安.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9,(03):146.

[2]张立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措施与对策[J].四川水泥,2018,(10):177.

[3]杨子杰.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与管理措施探讨[J].居舍,2018,(27):74+80.

[4]吴宗才,彭晓星.建筑施工现场管理问题及优化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8,(39):188-189.

[5]郝星先.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措施[J].中华建设,2018,(08):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