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共体模式下基层医院中医护理服务能力提升的实践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3-14
/ 2

医共体模式下基层医院中医护理服务能力提升的实践探索

沈丽萍

浙江省桐乡市第三人民医院  314501

摘要:目的:医共体模式下基层医院中医护理服务能力提升的实践探索。方法:时间:2023年10月--2025年01月,研究对象:选取在桐乡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职的中医护理人员15名,实施医共体模式,分析中医护理服务能力情况。结果:干预前中医护理服务能力评分低于干预后,P<0.05。结论:医共体模式在基层医院中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医共体模式;基层医院;中医护理服务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actice of improv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service ability in primary hospitals under the medical community model. Methods: Time: From October 2023 to January 2025, research objects: 15 TCM nursing staff working in Tongxiang Third People's Hospital were selected to implement the medical community model and analyze the ability of TCM nursing service. Results: The score of TCM nursing service ability before intervention was lower than that after intervention,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edical community model in primary hospital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is remarkable, can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of nursing staff, it is worth promot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medical community model; Basic hospitals; TCM nursing service

在“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下,中医护理在现代医学中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在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等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1】。然而,基层医院中医护理人才流失严重,促使其中医护理现状呈现出滞后情况,导致护理纠纷事件频发。为了解决上述基层医院存在的问题,医共体模式应运而生。该模式主要强调资源共享、协同服务,主要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至基层医院,推动基层医院中医护理的发展,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2】。在此基础之上,选取在桐乡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职的中医护理人员15名,分析医共体模式下基层医院中医护理服务能力提升情况,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时间:2023年10月--2025年01月,研究对象:选取在桐乡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职的中医护理人员15名,年龄是27~34岁(31.23±3.56)岁。

1.2方法

医共体模式下基层医院中医护理措施,内容如下:

(1)帮扶模式:医院需要实施双上送、双下沉的帮扶模式,基层医院选送护士长到总院进修中医护理管理,并且选取优秀护士参加中医骨干护士的培养培训;同时,总院护理部的专家下沉到基层医院以评估中医护理管理情况以及制定解决措施,督查和指导基层医院的中医护理服务;此外,总院中医专科护士实地培训基层医院中医护理服务,解决实施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2)成立帮扶协调组:护理部主任担任专门的帮扶协调组组长,协调中医护理管理知识;同时,护理部干事担任秘书负责日常联络和活动策划,并且负责日常培训工作。

(3)实践前评估:基层中医护理人员需要向护理帮扶协调组提交学习需求报告,并且协调组需要整合信息,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与培训手册。

(4)护理帮扶方案:医院需要在基层医院开展中医护理基础培训班,并且每年举办2期;同时,中医护理骨干和小组成员详细讲解中医基础知识,并且为学员发放中医课件。科室护士长安排中医专科护士一对一带教基层中医护理人员,并且要求他们填写培训手册;同时,小组成员需要对基层中医护理人员进行临床实践考核和结业考核,在确定考核成绩符合要求后上岗;医院协调组定期组织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讲座及中医护理技术体验活动,并且指导他们进行中医整体护理查房。

(5)信息反馈机制:小组成员需要定期举办工作总结会,讨论阶段性工作成果和下一步工作重点,并且制定针对性解决措施。

1.3观察指标

医生采用自制的中医护理服务能力调查表,一共7项,每项各100分,分数高表明护理人员服务能力高。

1.4统计学分析

软件SPSS19.0,依据: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前中医护理服务能力评分低于干预后,P<0.05,详见表1。

表1中医护理服务能力评分(±s,分)

组别

n

中医护理理论知识评分

中医基础知识评分

方药基础知识评分

经络腧穴基础知识评分

中医护理健康教育评分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评分

中医护理临床实践评分

干预前

15

84.03±10.12

83.18±10.42

85.12±10.03

84.26±10.55

83.53±10.34

81.75±10.31

82.75±10.42

干预后

15

93.45±9.86

90.85±9.23

92.34±9.01

91.72±9.14

93.42±9.25

93.24±9.15

90.43±9.24

t值

/

2.582

2.134

2.074

2.070

2.761

3.228

2.136

P值

/

0.016

0.042

0.048

0.048

0.010

0.003

0.042

3讨论

本次研究显示,干预前中医护理服务能力评分低于干预后,P<0.05。究其原因,其一,医共体模式会实施“双上送、双下沉”的帮扶模式,不仅可以提升基层护理团队的整体水平,还可以为基层医院注入先进的护理理念和管理经验,有利于基层医院满足患者的需求【3】。其二,帮扶协调组有利于为基层医院提供系统化中医护理的管理经验,可以确保基层医院获取最新的中医护理信息和管理策略,从而提升中医护理的专业性和规范性。其三,帮助协调组会根据基层医院的特点和需求量身定制护理人员的培训方案,不仅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还可以提高临床护理服务的质量【4-5】。其四,中医护理基础培训班可以为基层医院的护理人员提供了系统化的学习平台,有利于护理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护理操作,从而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辩证施护能力。

综上所述,医共体模式在基层医院中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还可以提高基层中医护理服务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艳,王加凤,胡娅莉,等.医联体背景下半紧密型护理管理模式的探索及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7,12(31):41-43.

[2]张含凤,李秋洁,林维彬,等.护理管理者管理能力培训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护理管理,2016,11(7):82-85.

[3]贡浩凌,贾悦,高燕.医联体模式下专科护士使用与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5):586-588.

[4]高凤莉,丁舒,黄静,等.我国三级医院护理专科门诊建立与实践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10):1297 1302.

[5]叶俊,张文俐,吕晓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门诊的建立及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5):543 546.

科研编号:20230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