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3-14
/ 2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分析

周运菲

桐乡市中医医院  314500

摘要:目的 分析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入的120例慢性咽炎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与研究组(中医辨证方法),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的可行性。结果 经对比,研究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为慢性咽炎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确切,可以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咽炎;治疗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haryngitis. Methods 120 patients with chronic pharyngiti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pided into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and study group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method) by random number method, 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treatment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pharyngitis is accurate and can be popularized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reatment; Chronic pharyngitis; Therapeutic effect

慢性咽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之一,患者常表现为咽部不适、异物感、干燥感、灼热感、微痛感等,且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西医常规治疗多以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及对症治疗为主,但长期使用易导致耐药性、菌群失调等不良反应。中医则认为慢性咽炎属于“喉痹”范畴,其病因复杂,与外感风热、肺胃热盛、阴虚火旺等多种因素有关,治疗时应注重辨证施治,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2】。基于此,本试验主要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效果,以期为本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2年12月—2024年5月作为试验时间,所选对象是120例慢性咽炎患者,执行随机分组方法,首先对照组60人,33人是男性,27人女性,最小21岁,最大52岁,均值(42.01±2.09)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病程(4.51±1.04)年;研究组60人,男女各是35人、25人,23岁-61岁的区间,平均(42.10±2.13)岁;0.5年到11年的病程,均值(4.57±1.02)年。纳入标准:均为慢性咽炎病患;表示了解此次的目的,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的心、肝、肾等脏器疾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对本研究药物成分过敏者。两组上述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给予患者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及对症治疗(如止咳、化痰等),具体用药方案根据患者病情由医生制定,疗程为2周。研究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舌脉,将慢性咽炎分为以下四种证型进行辨证施治:(1)肺胃热盛型:主要表现为,口渴喜饮,大便,舌红苔黄,脉洪数。给予银翘散合清胃散加减治疗,具体药物组成:金银花15g、连翘15g、薄荷6g、荆芥穗10g、淡豆豉10g、牛蒡子10、芦根10g、竹叶10g、生甘草6g、黄连6g、升麻6g、当归10g、生地黄15g、牡丹皮10g;(2)外感风热型:主要表现为咽部微痛,干燥灼热,咳嗽痰少,鼻塞流涕,头身舌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给予桑菊饮加减治疗,具体药物组成:桑叶15g、菊花15g、杏仁10g、连翘10g、薄荷6g、桔梗10g、芦根30g、甘草6g;(3)阴虚火旺型:主要表现为咽部不适,干燥微痛,异物感,午后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给予知柏地黄丸加减治疗,具体药物组成:熟地黄24g、山茱萸12g、山药12g、泽泻9g、茯苓9g、丹皮9g、知母9g、黄柏9g。(4)痰火郁结型:主要表现为咽部异物感,咯吐不爽,黏痰量多,胸闷胁胀,舌红苔腻,脉弦滑。给予半夏厚朴汤合贝母瓜蒌散加减治疗,具体药物组成:半夏2g、厚朴9g、茯苓12g、生姜6g、苏叶6g、贝母9g、瓜蒌12g、橘红9g、桔梗9g、甘草6g。均为水煎服,日1剂,分2次早晚服用,疗程为4周。

1.3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根据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将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个等级,治愈:咽部症状完全消失,咽部黏膜恢复正常;显效:症状明显减轻,咽部黏膜充血、水肿等基本消失;有效:咽部症状有所减轻,咽部黏膜充血、水肿等有所改善;无效:咽部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

予以SPSS26.0软件处理,x±s、(n,%)计量、计数,差异性t、2;P<0.05有差异。

2 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有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n,%)

组别

n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研究组

60

24(40.00)

17(28.33)

15(25.00)

4(6.67)

56(93.33)

对照组

60

13(21.67)

19(31.67)

16(26.67)

12(20.00)

48(80.00)

2

/

/

/

/

/

4.615

P

/

/

/

/

/

0.032

3 讨论

慢性咽炎的反复发作,为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西医常规治疗的效果并不佳,近些年临床中非常重视中医在该病中的治疗价值【3】。从中医角度,慢性咽炎的发病与肺、胃、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以及外感风热、痰湿内阻等病理因素密切相关。本研究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舌脉,将慢性咽炎分为肺胃热盛型、外感风热型、阴虚火旺型和痰湿内阻型四种证型,并分别给予相应的中药治疗【4】。这种个体化、针对性的治疗方式能够更准确地调节患者脏腑功能,改善病理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可能与中医辨证治疗能够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治疗,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有关。在中医辨证治疗中,主要是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型给予不同的中药治疗【5】。如肺胃热盛型给予银翘散合清胃散加减治疗,以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外感风热型给予桑菊饮加减治疗,以疏散风热;阴虚火旺型给予知柏地黄丸以滋阴降火、润燥利咽;痰火郁结型给予半夏厚朴汤合贝母瓜蒌散加减治疗,以化痰散结【6】。这些中药方剂均能够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合理治疗,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并且中医辨证治疗也注重整体调理,通过调整患者的阴阳平衡、气血运行等,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复发。这与西医常规治疗只注重局部治疗、忽视整体调理的局限性相比,具有更大的优势。

综上所述,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咽炎具有显著疗效,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刘诗蓉. 包头医学院大学生慢性咽炎患者中医体质分布及局部症状体征的研究[J]. 光明中医,2023,38(5):808-812.

[2] 李逸雪,刘恒瑞,付文洋. 百合利咽茶治疗肺肾阴虚型慢喉痹的疗效及其网络药理学机制探讨[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39(7):1542-1548.

[3] 黄慧琳,夏永良. 夏永良运用半夏厚朴汤验案五则[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4(2):182-184..

[4] 李培勇,林纯旋,段晨霞,等. 慢性咽炎中医内治法研究进展[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9(20):87-89.

[5]蔡茜虹,古学文.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咽炎90例[J].广东医学,2007,28(2):308-309.

[6]张永泉,李烁,刘琳.慢性咽炎的中医辨证与临床诊治[J].中医中药,2006,3(21):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