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茂源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江苏 仪征211400
摘要: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推进现代化建设较为重要的工作,为能完成国土空间规划要求,有必要引入GIS技术,基于多元数据处理需求运用技术,完成数据的收集处理任务,在国土资源调度、统筹、分配、规划中完成乡村城市协同发展的要求,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高效开发。本文指出GIS技术应用到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价值,提供GIS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的应用。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GIS技术;数据库;管理控制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国土资源规划与应用的主要内容,涉及的方面较多,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土地利用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意图通过城乡土地资源的合理应用,打造更为科学的土地资源空间格局,由此契合城市建设以及乡村振兴的发展需求。国土空间规划有必要对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植被分布、土壤属性等多元数据进行整合。在数据技术应用下,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任务。在国土空间规划中GIS技术可以利用技术附带的空间数据库,对国土空间规划所需的数据进行收集、编辑、管理与分析,统筹国土资源测绘成果,对国土空间规划进行动态跟踪以及管理,最终编制可靠的规划方案。
一、GIS技术与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价值
(一)达到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
国土空间规划是建立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上,对国土资源进行统筹、分配、调度、规划等一系列活动,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支持。依靠科学、全面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充分利用国土资源,完成城乡规划以及主体功能区规划等任务。相关工作需要对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植被分布、土壤属性等不同源数据进行整合与分析,对数据处理的需求较为迫切。GIS技术是面向空间地理信息进行管控的技术,可以利用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编辑与分析等功能,统筹土地资源测绘信息,对国土资源测绘成果进行动态更新与管理,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要求操作,最终达到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1]。
(二)为土地空间规划服务
国土空间规划涉及到多元空间数据,对数据进行管理成为规划工作重要的任务。GIS技术可以整合多源数据并将其放置在同一坐标体系中,对不同空间要素进行统筹管理、调度、组织,比如对农业进行区域规划,获取基本农田分布数据、土壤属性数据、土地利用类型数据、气候条件数据、地形地貌数据,整理不同源数据并进行整理与分析,是农业规划需要完成的任务。相关数据处理的体量较大,以GIS技术进行数据管理,实现多源数据的整合与组织,为农业用地规划布局提供基础,使国土空间资源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2]。
(三)提高国土空间资源管理的水平
GIS技术拥有可视化功能,在三维模型矢量图形等。要素运用下可将目标对象生动地呈现出来,并在数据符号化透明度设置图层叠加以及数据分类分级下。打造三维立体模型,在模型中可以通过操作观看到目标对象。的地貌地形植被分布地质气候土地利用情况等内容。比如在城镇规划中,通过GIS技术可以借助可视化功能将人口密度空间与建筑密度空间分布数据,立体化展示出来,在GIS技术的应用中,通过空间分析栅格计算等功能精准模拟泥石流滑坡路面积水等自然情况对自然灾害的发生率以及可能造成的危险事件进行评估。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灾害评估的分析。信息在城市规划中,可以通过不同颜色以及符号对农业用地生态红线进行标注,将区域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直观地展示出来[3]。
(四)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的可视化展示
国土空间规划需要拥有详实数据,从而可以在要求下做出正确的决策。GIS技术拥有强大的数据整合以及分析能力,成为国土空间规划决策的重要支持,使工作得以高效的开展。比如,在产业布局规划中,对产业上下游企业资质、产业分布、劳动力空间分布、基础配套设施分布进行收集以及叠置等处置,由此可以获得对企业选址以及产业布局有利的研究结果。在城市交通规划时,有必要应用GIS技术对区域内人口密度分布、交通拥挤程度、交通通达度进行空间化的表达。在空间分析基础上制定公路选线计划,确定最佳的出行路线,由此可以提高工作使用效率并能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现象。
二、GIS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一)建设国土空间规划的数据库
国土空间规划需要对多源数据进行处理,其中涉及社会经济、人文环境、自然气候等不同来源的数据内容。为对相关数据进行有效分析,确保规划内容合理,则应基于规划需求建立国土空间规划的数据库。现阶段国土数据库可以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数据,在此基础上叠置人文类空间数据、经济类数据及其他数据,在统一的坐标体系下打造一张图系统。在数据整合中选择CAD软件并利用数据管控要求进行组织,将所有数据导入GIS平台,进行空间拓扑分析、数据编辑、属性一体化管理,让数据导入与转换不会出现信息丢失以及损失的问题。
部分数据在处理时,基于GIS技术的强大功能,实现遥感影像数据采集,由此确保获取数据的准确性。比如,在城市建设点云数据、目标地物高程数据、可见光成像数据的收集中,以遥感影像采集获取国土空间规划需要用到的数据,为规划服务。部分数据将会基于需要选择数字化处理方式,在纸质材料中获取需要的内容。比如,在数据获取中,处理1:5万的纸质地形图,以空间数据编辑、数字化扫描等方式建立数字高程模型,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可靠的数据,在可视化展示下让规划工作得以高效进行。国土空间规划的不少数据为半结构型,对其进行分析,有必要保留存在高价值的属性数据。通过空间拓扑分析,实现对数据的合理管控,可以建设为国土空间规划服务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二)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
GIS技术与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使用,必须达到规划要求,将提高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科学性与合理性作为首要关注事项。因此,需要对国土空间是否适宜开发,能否确保区域资源得到合理应用作为关注要项进行客观评价。对区域资源进行利用时,保证不会超出区域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由此可以基于国土空间规划完成资源开发并打造更加科学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GIS技术在国土空间评价中有助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以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准确评估,通过深度计算以及空间分析,对目标区域的气候、土壤、地质、水源、商业、交通、工业等数据进行空间叠置的计算与分析。在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指标体系建设中,收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评价指标,建立相应体系,对目标区域的单元进行评估,最终确定每个单元下国土空间开发以及环境承载能力的适宜值。
利用重分类的方式,对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以及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符号化展示,提高国土空间资源片状规划的合理性。比如,在农业用地对其进行适宜性的评估,将会打造指标数据库,其中包括落地空间分布、数据坡度空间数据、数字高程模型、降水空间分布、灌溉条件、土壤有机物含量分布等内容。在相关数据基础上,对农业用地开发适应性以及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估。在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下,依靠GIS技术可以建立大容量的数据库,以相关单位为基础,计算单元数据的同时运用学习算法以及深度学习算法,测算每个单元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度,由此可以得到空间分布数据,增强相关单元属性查询的功能,准确估算单元国土空间开发的适应度。GIS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可以为国土资源空间规划提供决策支持,基于对矢量数据、属性数据的整合与分析,让规划的每一个内容均从实际出发,按照要求进行合理把控,由此可以使国土空间规划满足设定要求,实现综合发展水平的提高。
(三)国土空间规划的研究
国土空间规划中GIS技术的存在,可以充分利用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为国土空间规划研究提供必要的信息。在GIS技术的运用中,有助于规划环节研究工作的进行。国土空间规划需要应用到基础地理信息,对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以及是否具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评估,在GIS技术应用下搭建相应的评估分析模型,为不同行政级别国土空间规划提供资源,打造信息互通的平台,做好资源共享工作。GIS技术具有强大的数字处理、整合、分配等功能,基于国土空间规划需求建立数据库,为行政级别国土空间规划研究提供平台。在该平台上为不同行政级别开展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必要的信息,比如上一行政级别在GIS技术下建立自然资源与规划系统。在该系统下打造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下一行政级别可以利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获取数据,其中包括数字高程模型、土地利用规划数据、交通线路数据、自然环境数据以及城市规划数据。不同行政级别基于国土空间规划建设需求,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中获取所需的信息,在相关信息下建立模型,对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以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评估。基于评估结果,对规划设计中的不足进行完善,达到优化行政区划内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的目的。
利用GIS技术打造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现数据的共享。上一行政级别可以基于管辖各行政单元国土空间规划情况,推进国土资源指标的调度,快速分析国土资源规划结果并进行统计,打破信息孤岛效应,使数据汇总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国土规划空间涉及GIS技术的众多内容,可以借助相关内容快速整合空间数据,有利于不同数据的转换。其中数据转化技术、数据分析技术的联合使用,可以为不同GIS软件进行空间数据转化提供基础。由于不同GIS软件矢量数据标准、组织方式、格式等存在差异,通过STDS可以完成对相关数据标准以及格式的转化。GIS附带的各类信息,通过标准数据与不同数据格式的无损转化,让数据处理得以更高效的开展。用户基于STDS库中数据的格式转化,即可充分利用各种类型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国土空间规划中,基于对研究数据格式的统一化处理,使数据格式转化更高效地开展,最终让数据整合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四)国土资源规划的管控
国土空间规划中国土资源规划管控是刚性要求,必须满足该工作要求,做好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以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估,提高国土资源规划内容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应基于农业空间、生态空间、生态保护红线、城镇空间、城镇开发边界等内容进行区分以及科学划定。基于对研究区域每个单元数据的分类分级,由此可以对其是否具有开发适宜性和良好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评估,更能在相关研究内容基础上对目标、矢量空间图斑进行分析与处理,对不同类别用图属性信息赋予相应定义。在以上的操作下,做好国土资源的管控,保证资源可以高效分配。
在GIS技术的运用下,建立强大的数据分析库,成为国土资源规划管控的强力助攻,对不同类别用途的属性信息进行精准标定,提高资源利用水平。除此之外,还会对国家要求进行动态关注,以便在要求改变后迅速调整工作重心,实现对国土资源规划的有力把控。
结语:
综上所述,科技已经成为经济乃至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伴随科技的发展,我国数字化建设在如火如荼进行着,对数字化城市建设有较大的意义。GIS作为新时期较为醒目的现代技术,有必要充分利用技术为城市建设以及社会发展赋能。通过对系统以及技术的精进,可以显著增强GIS技术的分析能力,获得大量的土地资源,用以完成国土规划工作,促使相关工作得以高质量的进行。当下由于系统原因、技术因素,GIS技术的应用范围以及数据精度均受到影响。
参考文献:
[1]艾文丰.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36):16-18.
[2]武杨.地质灾害风险评价视角的国土空间规划优化方法探讨[J].地理空间信息,2024,22(12):7-10.
[3]谷志强,张清波.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乡村规划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农村科学实验,2024,(24):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