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普宁医院 150027
【摘要】目的探讨躁狂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针对我科收治的躁狂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总结相关患者发生攻击的因素,并实施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对于躁狂精神分裂症的攻击行为的患者及时采取护理干预及防范措施,明显的降低攻击行为的发生率,使伤残率降低,为医护人员提供工作的安全保障。结论对于躁狂精神分裂的具有攻击行为的患者,了解引发攻击的相关因素,并实施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干预措施,加患者攻击性行为的高发期护理,提高护理人员的应变能力是预防攻击事件发生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躁狂精神分裂攻击护理对策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ed factors of aggression in manic schizophrenia patients and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Methods 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patients with manic schizophrenia treated in our department, summarize the factors of aggression in related patients, and implement effective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Results Timely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were taken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ggressive behavior, reduce the disability rate, and provide security for medical staff. Conclusion For manic-schizophrenic patients with aggressive behavior, it is an effective measure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aggressive events to understand the related factors causing aggression, implement effective treatment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and enhance the emergency capacity of nursing staff.
【 Key words 】 Manic schizophrenia attack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躁狂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是指精神病患者在精神因素或精神症状的支配下,发生针对自身和他人的一些列攻击性的行为[1]。躁狂精神病患者由于受精神因素的严重影响,其攻击行为表现的更为突出。患者经常表现在住院期间对医护工作人员或者病友造成威胁,导致精神以及躯体上的伤害,同时也是医疗纠纷发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于躁狂精神病患者的发生的攻击性行为相关因素进行有效的防范护理措施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大的意义。笔者现将分析躁狂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收治的躁狂精神分裂的患者120例进行分析,其中男性患者67例,女性患者53例,年龄在21~78岁,平均年龄在56.39±4.39岁,病程在2个月至15年,平均病程为5.12±5.93年。
1.2方法:根据此组住院的精神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和护理交班报告为研究主要题材,对所有的攻击攻击性的行为相关护理记录整体的分析回顾并实施调查。
2攻击行为的常见因素
2.1患者在家人的强行压制下来到医院进行治疗,本身带有易激怒成分加之当工作人员对其实施管理时,易出现对工作人员进行拳打脚踢,甚至在人没有防备的情况下,拿起办公室的物品就进行攻击攻击[2]。
2.2患者病情稳定后觉得住院时间长久,而且枯燥乏味。产生心情急躁,希望出院。出院的要求遭到医生及家属的拒绝,将怒气转移到护理工作人员或其他病友的身上,发生攻击行为;有的患者对于长期治疗出现消极心理,而出现自残自伤的行为。
2.3病区活动范围较小、环境嘈杂,使患者的心情烦躁,也是出现一些攻击行为的因素。
3结果
3.1攻击行为发生原因分布:其中患者出现拒绝住院治疗的45例次,占37.5%;幻觉妄想支配49例次,占40.83%;拒绝护理及治疗的102例次,占85%;行为障碍110例次,占91.7%;出现性情易激惹的71例次,占59.2%。
3.2攻击形式:精神科患者徒手攻击的110例次,占91.0%,主要手段有抓伤、拳击伤;牙咬伤15,例次占12.5%;自伤19例次,占15.8%;或者随手抓及可接触的物品造成伤人毁物的48例次,占40%。
4护理干预及防范措施
4.1改善病房环境:对于精神病病房要加强病房安全管理,病房内的空间与床位数应保持合理的比例,避免出现患者过分拥挤。保持室内环境安静,减少声音对患者的刺激,病房布置安全且简洁,减少易拿起的物品摆设。严格管理危险物品,定期检查并加强危险品收缴,尤其是新入院及外出活动的患者要进行严格全身的检查,以防携带危险物品为攻击行为留下隐患。
4.2掌握患者病情动态:攻击行为一般多发生于急性期疗效差的精神科患者当中,并与精神症状的严重性成正比[3]。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日常生活,应及时对患者进行评估,对有冲动伤人倾向的危险因素因给予有效的制止,如入院初期年轻男性患者的精神分裂症加强病情监护。如发现有先兆攻击行为的症状,应尽量减少不良因素的刺激,采取有效地防范措施,全力将攻击行为症状消失在萌芽状态。
4.3加强高发期攻击行为的护理力量:根据攻击行为高发的时间特点,可适当增加护理人员进行多巡视病房,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4.4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激能力:加强护理沟通能力,掌握与精神科患者进行沟通与接触的方式技巧,以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4]。患者出现攻击行为时护士应沉着冷静,及时控制场面以及寻求帮助,机智有效地制止患者,使患者隔离,从而使攻击损伤降至到最低程度。
4.5加强患者的服药质量:为患者及时有效的服药是控制病情预防和治疗攻击行为的主要措施和正确的手段,及时有效地观察,对攻击攻击先兆患者给予有效的药物及护理干预,因此加强服药质量密切观察患者防止出现吐药、藏药的现象[5]。尽快控制病情是避免攻击发生的根本防范措施,针对入院初期兴奋冲动的患者采取早服药。
5讨论
对于精神科的患者不论男女,均会出现攻击行为的可能性,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及时观察患者的行为,掌握患者的攻击事件的前期性质,预防和制止攻击事件的发生,同时学会自我保护能力,降低她伤现象。
参考文献
[1]朱琴芳,金冰冰.精神科低年资护士遭受攻击及防攻击学习现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018(4)32
[2]庞秀丽。精神科护理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攻击的特点及防范[J]中国卫生产业201216(3)710
[3]农彩云。精神病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J]健康必读2011.9.(2):107一109.
[4]李荣姣.精神分裂症患者再入院原因分析及干预对策.内科护理学2009,4(1):68-69.
[5]张松梅。精神科护理工作中攻击冲突应对策略[J]中国民康医学.20124(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