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佳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标题中的“《兰亭》”,又称《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兰亭帖》、《禊帖》和《禊序》,系由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所书。此序文不仅是一篇字字珠玑、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而且是我国书法史上一篇不朽的墨宝,被后人推崇为“天下第一行书”。一、《兰亭》由来此序文是王羲之于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与谢安、孙绰等朋友聚会,举行“祓禊之礼”(祓,音fú,是去除的意思;禊,音xì,是在水边濯洁的仪式;祓禊之礼,则是除灾求福的仪式。),会上各人作诗,王羲之趁酒酣兴足之际,用鼠须笔在茧纸上写下的序文,记叙了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法帖相传之本,共28行,324字,有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笔势起伏流动,淋漓畅快,姿态飞扬,分布有对称,体势有变化,无一点失所,无一画失节,给人以变化莫测而有法度,清俊典雅而有活泼的美感,初看引人,百看不厌。其中凡有相同的字,如3个“足”字,5个“不”字,6个“一”字,笔法各异,变化多端。尤其是文中的21个“之”字,随类赋形,俱构别体,各尽其态,竟无一字雷同。即便是偏旁相同的“鶪”、“化”、“信”、“鶫”、“仰”、“俯”,和“激”、“流”、“清”、“湍”...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青少年书法》 2003年13期
关键词 兰亭佳话
出版日期 2003年12月2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