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影响菲律宾华人同化和融合的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华人在菲律宾的同化和融合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史家亦各有撰述,但多囿于某些方面,如有关论述较多地集中于菲化政策对华人同化和融合的影响等方面。据此,本文拟从菲律宾的国家政策、中华文化传播及其保留程度、华菲通婚影响、国际形势等方面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菲律宾华人同化和融合的有利及不利因素。有利于华人同化和融合的因素(一)政府政策(1)菲化运动二战后,菲律宾实现了政治独立,新政府全力推行菲化运动,借以翦除自己的主要竞争对手。所谓菲化运动,是由菲律宾的既得利益集团、政界等,通过国会立法或有关当局的行政法令,规定菲律宾境内的企业、事业经营及某些职业,只有菲律宾人才享有经营就业的权力,禁止外侨涉足的一种民族主义运动。因此,菲化运动是在立法上采取排斥、限制措施为其特征。通过的菲化法案包括:菲化公共市场摊位法案,菲化零售业法案,菲化米麦业法案。第一个法案于1948年获得通过,它禁止华人在公共市场经营菜摊;1954年的零售业菲化案则规定:1954年5月15日以后有菲律宾公民可以从事零售业。在这一天以前已从事零售业的外侨,可以继续到他们死亡或退休为止,但他们的后裔须于6个月后开店。在法令获得通过的10年内,外侨的公司与合伙企...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八桂侨刊》 2002年3期
出版日期 2002年03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