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那”名讳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印度佛教新因明祖师的名讳在汉传文献中至少可见四种译法:陈那、域龙、童授、方象。前三种为古代汉译,源於梵文或俗语;最後一种出自藏译,始於近现代佛学研究。本文重点考析玄奘及其弟子所撰文献中有关“陈那”名讳的材料,通过梳理比对梵、汉、藏史料中的相关记载,考察这一论师不同名讳的各种可能原语及其相互关系,最後以图表的形式展现多种异名的演变路径与缘由,试图从“正解”与“误解”梵文的微观角度来一窥佛教汉化之宏观历史与过程。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文史》 2017年1期
出版日期 2017年01月1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