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晚清政府引入侨资政策的首期尝试及其失败的决策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海外华侨投资于国内近代企业的个例早在19世纪70年代就已经出现,但作为一项持久性的经济政策,引进侨资政策形成于甲午战后,倡行于清末十多年。甲午战后,私人资本对国家财政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始受到清朝统治集团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借资于彼,既可填补财政漏卮,又能开展近代经济活动,这成为此后政府经济决策的基本动机和目标。为此,在放宽对私人近代企业种种限制的同时,面向海内外,推出吸纳民间私人资本,集华商资金商办近代经济事业为主要内容的新的经济政策。作为吸引对象之一的海外侨资颇受政府瞩目。甲午战争刚结束,就下达了以外埠侨商为实施对象的华侨回国投资谕旨。此后,随着时代与社会环境的变迁,侨资回投的有关内容又屡有调整与扩充,它们共同构成为清季发展近代经济的政策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争取侨资回国也一直是晚清政府十多年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对于政府的引资导向与努力,华侨社会的反应却一直比较冷淡。直至清亡,侨资回投规模及在国内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始终远孚政府之所望。利用侨资作为发展本国近代经济及抵制外资的重要支柱这一经济目标屡遭挫折,终至彻底落空。在此,本文拟就政策推行的首期,即甲午战后至...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00年2期
出版日期 2000年02月1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