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问题进行临床危险性因素的归纳整理,更好地为患者的治疗提供策略。 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 4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已确诊为心源性猝死,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 3 4 例,通过对患者病例的分析,进一步总结临床危险性因素。 结果:导致患者出现心源性猝死的病因则包括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等,其中发生率最高的前三项疾病分别是冠心病( 35. 3 % , 12 / 3 4 )、高血压心脏病( 26.5 % , 9 / 3 4 )和扩张型心肌病( 17. 6 % , 6 / 3 4 )。从临床分析结果上看,患者在发生猝死前,其主要影响因素则为情绪的不稳定和剧烈运动,其次,过度饮酒和吸烟也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险。 最后,在患者的猝死时间的分析上,其均在 12 小时以内,而在 1 小时以内的有 22 例( 64. 7 % ), 1-6 小时的有 8 例( 23. 5 % ), 6-12 小时的有 4 例( 11.8 % )。 结论:通过对心内科老年患者的病情观察,加强早期护理检测,对患者进行危险因素的高职,有利于患者进行情绪的稳定,并能够改善预后,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健康世界》 2019年5期
出版日期 2019年05月15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