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年乐山市小儿手足病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通过对7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预后及预防措施,为手足口病的进一步防治提供临床参考资料。方法本文通过对2009-01--2010-12收治的70例手足口病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近2年我市手足口病调查示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以发热、皮疹为主要表现,血常规血象增高的43例,其32例仅抗病毒治疗,也控制了病情。结论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3岁以下发病率最高;多数在门诊治疗,所以教育家长密切观察重症的前驱症状尤为重要;手足口病为病毒感染,应用抗生素应慎重,血象高不一定是细菌感染,而可能是重症的特征之一,作为基层医院的医生,要注意识别重症手足口病的特点,避免延误病情,同时避免滥用抗生素。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为发热、手足口等部位的皮疹,重症病例多发生在3岁以下,早期识别,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出处 《医药前沿》 2011年23期
出版日期 2011年12月2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