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谑滑稽与元代审美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幽默滑稽是汉民族性格的一个特点,其可以追溯的历史非常久远。大约在西周末年出现了专供贵族声色之娱的、职业化的“优”,一方面进一步张扬滑稽调笑,另一方面也使这一行与统治阶级保持了更加密切的关系。随着封建统治秩序的建立、儒家思想地位的确立,人与人关系的日渐严肃,“优”越来越受到社会舆论的指责,为“流俗所轻”,人性格中外向、开放的一面也在潜移默化的发生变化,走向严谨端正,不苟言笑,“意归义正”。不然,“空戏滑稽,德音大坏”。
作者 刘祯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民族艺术》 2001年4期
出版日期 2001年04月14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