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例儿童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肾脏病理与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肾脏病理及临床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997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儿科34例临床以肾病综合征表现及肾活检病理诊断为紫癜性肾炎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肾小球病理分级根据ISKDC分类标准,肾小管间质病理分级参照Bohle方法。结果⑴肾脏病理分级如下Ⅰ级2例(5.88%),Ⅱ级8例(23.53%),Ⅲ级17例(50.00%),Ⅳ级6例(17.65%),Ⅴ级1例(2.94%),其中Ⅲ级最常见;肉眼血尿组Ⅳ级和Ⅴ级比例较镜下血尿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肾小管间质病理分级(‐)级12例(35.30%),(+)级15例(44.12%),(++)级5例(14.71%),(+++)级0例,(++++)级2例(5.88%)。⑶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与病程呈正相关(r=0.643,P<0.01),与血肌酐呈正相关(r=0.577,P<0.01)。结论儿童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肾小球病理损害较重,但肾小管间质损害轻,有肉眼血尿表现的临床及病理均较镜下血尿的重,需结合临床表现及肾脏病理进行综合评估,拟定治疗方案。
机构地区 邓志斌
出处 《中国健康月刊》 2011年3期
出版日期 2011年03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