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 要】 目前,初中学校教育改革已取得了较大成效,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有较大转变,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生活化教学是当前学校教育中被广大中小学教师普遍认可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工作中进行了较多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从而不断得到完善。本文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为载体,对生活化教学在本课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优化教学策略提供有益参考,为日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与经验支撑。    【关键词】 教学  生活  生活化  评价    一、道德与法治课开展生活化教学的可行性    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对初中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法治教育的重要阵地,生活化教学能够引领学生由书本知识回归到自身的现实生活,使其对生活产生崭新、深刻、客观的认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常常因不能回归生活而影响道德与法治课德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生活化教学既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学生道德品质提升的现实需求。传统教学主要是教材说教,课堂教育与生活教育几乎脱节,忽视了学生行为能力与行为品质的培养,导致学生在个体发展中容易出现犹豫不定、迷茫的状态。道德与法治课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对学生的情感追求、理想目标以及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促使其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断前进。而生活化教学能促进课堂教育与生活教育的统一,帮助个体在迷茫时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纠正思维偏差。    除此之外,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能够使教学内容与时代发展有效融合,构建既贴近现实又具有现代教育意义的课堂,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在生活化教学中,由于大多数社会现象与问题都与教学内容存在一定联系,学生学会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社会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问题,锻炼了思维能力,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优化了课堂教学。    二、道德与法治课开展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选取生活素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教材的更新需要一定的时间过渡,但是社会生活每天都处于发展变化之中。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趣味性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核心。生活化教学强调立足生活实际,教师应将社会热点以及大众喜闻乐见的事例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实现有效拓展,帮助学生扩展视野,促进其思想观念与时俱进。例如在《踏上强国之路》这一框题教学中,首先需要学生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使其对改革开放形成深刻认识,自觉做改革开放的支持者与建设者。课堂上,笔者将改革开放前后的生活进行对比,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如家庭生活的改变、城市建设的改变、经济的快速发展。不论是真实的图片还是科学数据,都从不同角度启发着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根据这些素材,笔者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谈一谈自己成长过程中生活发生的变化,引导其认识到改革开放产生的深远影响,并提出问题:“今天的发展,依靠的是改革开放,今后的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请你说一说对此话的理解。”通过生活素材的融入,学生深入生活,提高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进而降低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难度,提高了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学习效果。    (二)丰富教学方式,鼓励学生接触生活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是为了教会学生运用正确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生活化教学应采用多样化的方式,促使个体在开放、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探讨。同时教学方式的丰富,有助于学生多途径接触生活,了解生活,从而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在社会、学校、家庭中扮演的角色,积累经验,获得成长。例如在学习《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时,笔者组织学生进行民主调查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对社区的居民进行采访,了解居民对民主的看法。课堂上,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展示与社会主义民主相关的素材,如民主选举,广场舞扰民问题解决方法等,进一步加深其对民主的认知。学习后为巩固理论知识,针对本课学习内容设置了主题手抄报活动,使学生可以通过多元的形式来复习课程内容,同时通过手抄报展示还能起到宣传民主的作用。生活化教学需要教师挖掘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生活因素,然后通过不同的形式组织学生学习,使个体能够切实获得感悟,对理论知识形成深刻的认知,帮助其内化知识、掌握知识。初中阶段学生的成人意识增强,教育也应更多地为个体日后发展做铺垫,让其有机会接触生活,而不是局限于课堂,局限于教材内容。    (三)完善评价标准,帮助学生走进生活    完善生活化教学评价标准应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以及评价方式三方面入手,更好地指引学生走进生活,促进个体全面发展。首先应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评价的主体,因此,评价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目前,教育界认为四位一体的评价体系更具客观性,社会、家长、教师、学校应共同作为评价主体,对学生进行指导教育。笔者认为学生同样可以作为主体参与到评价之中。例如在《建设美丽中国》这一课教学中,笔者根据教学内容组织了“自觉参与祖国建设”演讲比赛,学生们通过演讲表达青少年建设祖国的理想,并抒发自己对祖国的美好期盼。演讲评比組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通过投票选出表现优异者。同时还设置了自评环节,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修正与反思,从而帮助个体促进自身发展。其次,评价内容应综合化发展,不应仅由考试成绩评判学习效果,还应兼顾学生的学习态度、道德品质、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通过全方面的评价促进个体实现全面发展。最后,评价方式应结合评价内容进行多样化调整,可以通过笔试、实践活动、观察记录法、问卷调查法等进行综合评价,从而详细地了解学生情况,更好地优化生活化教学。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是符合当前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更是推进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内容的设置源于社会生活,因此生活化教学是发挥本课程教育价值的优质选择。广大一线教师应积极总结教学经验,分析当前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研究,促进教学改革发展,为青少年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戎俊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J].新课程(中学), 2019( 7) .     [2] 冯建平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9, 627( 03): 154. 
出处 《中小学教育》 2020年18期
关键词
出版日期 2020年09月26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