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病178例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2000年~2006年本院的药物性肝病病例178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所用药物、临床表现和转归等特点。结果引起药物性肝病的有关药物中,抗生素类占首位(35.95%),其中抗结核药15.73%;其次为抗肿瘤药及免疫抑制剂(17.42%);随后依次为中药(15.17%)、解热镇痛抗炎药(12.92%)、降糖药(8.43%)、抗甲状腺药(17.30%)、用药不详者占2.81%。临床分型:肝细胞型(57.30%),胆汁淤积型(14.61%),混合型(28.09%)。经停药及治疗后,预后较好者81.46%,预后较差者18.54%,病死率5.05%。结论致肝损伤的药物种类较多,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但病死率高,临床医师应重视药物性肝病的预防和诊断。
机构地区 不详
出版日期 2007年01月17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