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米勒管激素和相关临床因素间关系的初步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初步探索健康女性血清抗米勒管激素(AMH)值与相关临床因素间的关系,建立并验证健康女性年龄和血清AMH值的相关方程。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核医学科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间602例检测血清AMH值且临床资料相对齐全的女性受试者资料,分为健康组(484名,20~52岁)和病例组(118例,20~42岁;月经失调者)。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健康组雌二醇(E2)、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体质指数(BMI)与AMH值间的关系;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分析孕产史对血清AMH值的影响。以健康组AMH数据为基础,建立AMH值预测方程。纳入检测AMH值的健康女性对方程进行内部(27名)和外部(37名)验证(符号秩检验)。另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病例组与相应年龄健康组AMH值间的差异。结果健康组女性血清AMH值与E2和T呈正相关(rs值:0.263和0.334,均P<0.001),与FSH、LH和BMI呈负相关(rs值:-0.515~-0.110,均P<0.05)。建立的健康女性AMH值预测方程为:LogAMH=-1.208+0.1×年龄-0.000 042×年龄3(R2=0.735,P<0.001)。内、外部验证示血清AMH实测值与预测值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1.62和-1.52,均P>0.05)。将病例组(118例)和相应年龄段健康组(446名)分别分为<35岁及≥35岁亚组,在2个年龄亚组中,病例组血清AMH值均更低(t值:18.64和11.70,均P<0.001)。结论健康女性中,血清AMH值仅与部分临床因素有关。建立的血清AMH值和年龄间的适用方程有望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